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34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東晉王羲之撰。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於會稽山陰的蘭亭,眾人賦詩,羲之自為作序,以申其志。序中記敘蘭亭景色之美,聚會之歡,好景不長,嘆生死無常。簡稱為〈蘭亭序〉。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田縣丞聽壁記』、『張中丞傳後敘』和『毛穎傳』等,塑造不同人物性格,筆底飽含情感,往往帶有傳奇色彩;情文的代表作如『祭十二郎文』、『與孟田野書』等,前者被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佳作,後者誠懇樸直,不加修飾,前人讚美其「真氣足以動千載下之人」現代學者錢仲聯先生說:「韓愈的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具有多樣的藝術特色」。蘇軾盛稱其「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
尋花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花問柳」原作「問柳尋花」。春季之時,繁花盛開,柳絲新抽,美景無限,正是尋幽訪勝的最佳時機。「尋花問柳」本為遊賞春天的景色之意。如杜甫在〈嚴中丞枉駕見過〉詩中,記述了身為高官的好友嚴武,於風景明媚的春天,在隨扈的陪伴之下,屈尊來拜訪自己的情誼,也發自己顛沛流離於世間的感慨。約在元明時,有以「花柳營」代稱妓院等風月場所的用法,如元.喬吉〈新水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元.湯式〈沈醉東風.錦燦爛六...
誇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人情的誇飾凡在語文中,發人類的情感,可以運用誇飾的修辭技巧。如:1. 元‧王實甫《西廂記‧哭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嶽低。」2.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朱生豪譯):「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故事,它是最輕微的一句話,都可以使你的魂飛魄散,使你年輕的血液凝凍成冰,使你的雙眼像脫了軌道的星球依樣突出,使你的糾結的捲髮根根分開,向憤怒的豪豬身上的刺毛一樣,森然聳立。」 數量的誇飾凡在語文中,敘述數量的多寡,可以運用誇飾的修辭技巧。如:1.李白<長...
調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間調解、排除糾紛。[例]同學們對這個問題各己見,爭論不已,看來只好請老師出面調停了。
等量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量齊觀也。 〔注解〕 (1) 況周頤:字夔笙,號蕙風,著有《蕙風詞話》一書。書中,他認為填詞重在寫性情襟抱,並以沉著渾厚的宋詞為規範,偏重在氣格和意境。書中並評論古人的詞,兼及記事和考証。 (2) 典故或見於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五》。 (3) 元遺山:元好問(西元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秀容人。系出元魏,七歲能詩,興定三年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繼承韓柳,結構嚴密。詩主風骨,反對浮艷。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 (4) 劉龍山仲尹:劉仲尹,字致君,號龍山,金蓋州人,生卒年不詳。能作詩。 (5) 譔:音ㄓㄨㄢˋ,著述。 (6) ...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35年)秋,曾應友人元之演之邀,同遊太原祠。次年春天返返安陸不久,就移家東魯。下面所選《江夏行》,寫他對平民如商人婦的同情;而《淮南臥病書懷寄南中趙蕤》可以找出他的縱橫家思想根源。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李白從安陸移居山東,在任城安家。又隱居徂徠山,與孔巢父等五人時時酣飲,號稱竹谿六逸。其間曾回漢、襄一次,並且北遊東都、南陽,返東魯不久,又南下吳越,遇到道士吳筠。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長安。下面所選《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可見他有信心從正道入仕;《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活現了奉召入京時...
奧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微神奇。漢.傅毅〈雅琴賦〉:「盡聲變之奧妙,心志之鬱滯。」唐.賈島〈寄武功姚主簿〉詩:「靜棋功奧妙,閒作韻清淒。」
賈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後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餘亦卒,世人稱為「賈太傅」、「賈長沙」,又稱為「賈生」。其往長沙就任時,渡湘水作〈弔屈原賦〉以發哀怨;而於長沙王太傅時,見鴞鳥飛入屋內,以為不祥,而作〈鵩鳥賦〉,是《楚辭》到漢賦之間重要的辭賦家。著有〈陳政事疏〉、〈過秦論〉等著名的政論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圭。古代天子上朝所執的玉版。《說文解字.玉部》:「珽,大圭。長三尺,上,終葵首。」《資治通鑑.卷一七一.陳紀五.宣帝太建四年》:「護既入,如帝所戒讀酒誥;未畢,帝以玉珽自後擊之,護踣於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