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6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培的學校教育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培的學校教育改革計畫,是由德人康培(Joachim Heinrich Campe, 1746~1818)所提出。康培是巴斯道(Johann Bernard Basedow, 1723~1790)得力助手,繼巴氏之後,接辦泛愛學校(Philanthropinum);一年後離職,又於漢堡(Hamburg)創設同性質學校;後又受聘至布倫司威克(Brunswick)擔任教育評議員。在建立脫離教會的學校制度失敗後,他不再積極參與教育實際工作,轉而與其他泛愛主義者合作致力闡明此一運動的原理,並撰成〔學校與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General Revision of the Whole System ...
和平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和平不流血的方法來進行改革。如:「專制政權的國家若能和平改革,邁向民主,對人民來說真是莫大的福氣,對世界和平也頗有裨益。」
阿諾德的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諾德(Thomas Arnold, 1795~1842)為英國教育家,一八二八年開始擔任魯格比(Rugby)公學之校長;在其任職之十二年內,進行了公學課程改革。十九世紀初期英國的教育制度係以中產階級與貴族子弟為對象,但逐漸面臨外界要求改革之壓力。當商業更形繁榮時,教育更成為以滿足少數商業團體利益為目標,此種現象到了十九世紀後期尤其明顯。而當時中等教育均為古典課程所支配,即使很差的文法中學亦然,所以當阿諾德擔任魯格比公學校長時,正是處於公學及文法中學均頗為人詬病之時。
  阿諾德對於公學課程的改革,主要在強調道德之培養,反對教師及舊生對新生採取一些儀式性之欺凌,並將傳統的古典課程...
赫吉亞斯的教育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吉亞斯的教育改革計畫,指早期北歐人文主義學者(Humanist)赫吉亞斯(A. Hegius, c. 1433~1498)於荷蘭德文特學校(Deventer School)所從事的教育改革工作。赫吉亞斯曾於一四六五至一四九八年間擔任德文特學校的校長(Rector),憑其優越的實踐長才,使得這所由共同生活兄弟會(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宗教團體所興辦的學校獲得很高的聲譽,並成為荷蘭及鄰近日耳曼地區的人文主義運動中心。
  赫吉亞斯本人並非著名的學者,但他卻是一位偉大的教師。一百到四十歲時,他才在其友阿格里科拉(R.Agricola, 1443-14...
齊勒的學校教育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勒的學校教育改革計畫,是由德人齊勒(Tuiskon Ziller, 1817~1882)所提出;他是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的學生,任教於萊比錫大學(University of Leipzig)。他將赫爾巴特所創的四段教學法,改為五段教學法。他設想的學制為八年,自七歲至十五歲,一、二年級僅為預備,三至八年級則須注重六項教育主題,分別是:(1)對權威的服從;(2)對權威的認識與看法;(3)對權威自願居於從屬的地位;(4)熱愛權威;(5)道德與宗教的自我教育;(6)社會服務。(參見「赫爾巴特」)
司坦茵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坦茵教育改革,是指十九世紀初普魯士(Prussia)總理大臣司坦茵(Baron von Stein, 1757~1831)所推動的教育改革。一八○六年普法戰爭時,普魯士戰敗於耶拿(Jena),戰後為求復興,同坦茵獲任總理大臣(Chief Minister),提出多項改革,如一八○七年廢除農奴制度及封地租佃制度(feudal land tenure)。而在教育上,他一方面宣示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加強政府對教育的控制。
  關於宣示教育的重要性方面,一八○八年他宣稱:「我們從基本原則出發,以至提升國民的道德、宗教及愛國的精神,逐漸注入勇氣、信心,及準備為國家的光榮及脫離外國的統治獨...
向諦利的教育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諦利(Giovanni Gentile, 1875~1944)是二十世紀義大利新理想主義(New-Idealism)教育思想家,亦是國家主義教育的改革家。西元一九二二年義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里尼(B. Massolini)執政時,他出任教育部長,循德國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的思想路線,大力推動義大利國家教育改革,尤對師範教育革新,創設女子特別文科中學,及訂定學校教育實施的新方針,規劃學校發展與改進的新方案,具有革命性的影響。
  向氏的哲學與教育思想,深受費希特的影響;一方面堅持理想哲學的思想遠見,一方面崇尚國家主義的民族精神...
一九八○年代的科學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八○年代,對於各學齡層的科學教育求新求變的建議,日益強調的活動,及科學教育相關的政策、研究、課程、教學、教材、評量、師資培育、基礎結構等方面的各種行動,稱之為一九八○年代的科學教育改革
  在一九七○年代末及一九八○年代中,許多世界性的變化,引發了科學教育在政策、教學和研究方面的諸多建議與行動,以強化或改變其趨勢。這些世界性的變化包含以下數點:(1)一些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正從農業社會朝向工業社會發展;(2)一些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則正從工業社會朝向資訊社會發展;(3)在許多國家中,人力方面發生重大的變革,如更多的女性(特別是專業方面)參與工作,更多的移民工作,許多工業需要新進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正。如:「改錯」、「改正」、「改過自新」。
變換。如:「改變」、「改行」、「改組」、「改觀」、「改弦易轍」。
批閱。如:「批改」、「改考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變更、改換。如:「改革」、「洗心革面」。晉.桓玄〈鸚鵡賦〉:「革好音以遷善,效言語以自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