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蠲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免除。《史記.卷八七.李斯傳》:「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唐.元結〈大唐中興頌〉:「蠲除妖災,瑞慶大來。」
|
諫逐客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秦李斯作。韓國的水利專家建議秦國修建灌溉渠道,以耗費秦國的人力財力,而阻止秦國攻擊其他各國,其後秦始皇發現此陰謀,遂下令驅逐留在秦國的外國人。李斯本楚人,時在秦為客卿,亦被逐。乃上此書,指出對客卿不應一概排斥,否則必不利於秦。書既上,秦始皇乃除逐客令。
|
佳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麗嬌豔。《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
|
一手障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手遮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斯,楚國人,入秦為相。他助秦始皇廢除封建,確立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後來秦始皇在沙丘平召駕崩,李斯和趙高合謀假造詔書,賜死扶蘇,殺害蒙恬,立昏庸無能的胡亥為秦二世,為自己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禍根。後為趙高所害,被腰斬於咸陽市。唐代詩人曹鄴讀《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後,寫了一首〈讀李斯傳〉詩,有云:「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即是說李斯倚仗權勢,混淆是非,欺上瞞下,妄想以自己的手遮盡天下人的耳目。「一手遮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玩弄權術、瞞上欺下的行徑。
|
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鎔化金屬。《史記.卷八七.李斯傳》:「鑠金百鎰,盜跖不搏。」《文選.馬融.長笛賦》:「或鑠金礱石,華睆切錯,九挻彫琢,刻鏤鑽笮。」也作「爍金」。
|
斧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刑戮的事情。《史記.卷八七.李斯傳》:「臣請言之,不避斧鉞之誅,願陛下少留意焉。」
|
裹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雙腳受到束縛。比喻停止不前。《史記.卷八七.李斯傳》:「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
向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使、假設。《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向使四君卻客而弗納,疏士而弗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向使能瞻前顧後,援鏡自戒,則何陷於凶患乎!」
|
太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國干將所鑄的寶劍。《史記.卷六九.蘇秦傳》:「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牛馬。」秦.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也作「泰阿」。
|
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不可以,能不能。秦.李斯〈上書秦始皇〉:「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手薦鸞刀,漫之羶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