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1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須彌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須彌,胡語音譯,意譯妙高。古印度宇宙觀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東面白銀,北面黃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居所。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之外為四大部洲,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也譯作「修迷樓」、「須彌樓」、「蘇迷盧」。
彩雲易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麗的雲彩容易消散。比喻好景不常或紅顏薄命。《金瓶梅》第二六回:「可憐這婦人忍氣不過,尋了兩條腳帶,拴在門楹上,自縊身死,亡年二十五歲。正是:『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紅樓夢》第五回:「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橫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橫向吊掛的字畫。宋.姜夔〈疏影.苔枝綴玉〉詞:「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文明小史》第六○回:「前我在琉璃廠文翰齋看見一本唐六如的『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的橫幅,索價六百兩。」也稱為「橫披」。
寢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帝王、后妃居住的宮室。《紅樓夢》第八三回:「走至元妃寢宮,只見金璧輝煌,琉璃照耀。」
火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琉璃的別名。參見「琉璃」條。
問柳評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花柳營」代稱妓院等風月場所的用法,如元.喬吉〈新水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元.湯式〈沈醉東風.錦燦爛六橋畫舟〉曲:「一自蘇林葬土丘,再不見尋花問柳。」
弄沙成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聚沙成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聚沙成塔」原作「聚沙為塔」。《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告誡弟子要成佛道,其實不一定要做大功德,累積小小善事也能成道。例如佛滅度後,要建塔供養其舍利子,但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可以用昂貴的金銀玻璃、瑪瑙琉璃,也可以用石頭香木、磚瓦泥土,甚至小孩子玩遊戲,堆積泥沙成佛塔,也可以成就功德。佛經中「聚沙為佛塔」原是指小孩玩沙堆塔的遊戲,後來「聚沙成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轉一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走動一下。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我這裡轉一轉如上思鄉嶺,我這裡步一步似入琉璃井。」元.秦𥳑夫《剪髮待賓》第二折:「清早,我不發這鈔出去,你轉一轉來取。」
七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經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
問花訪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花柳營」代稱妓院等風月場所的用法,如元.喬吉〈新水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元.湯式〈沈醉東風.錦燦爛六橋畫舟〉曲:「一自蘇林葬土丘,再不見尋花問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