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斥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偵察敵情的哨兵。《舊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甌脫頓空於內地,斥堠全據於新封,莫大之休,指期而就。」《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德威急忙趕至南宮,將劉鄩軍下斥堠的拿來,斷卻手臂而縱之去。」也作「斥候」。
釣名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夫富貴者則類傲1>之,夫貧賤者則求柔2>之,是非仁人3>之情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4>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5>、史鰌6>不如盜也。 〔注解〕 (1) 傲:驕傲。 (2) 柔:柔弱屈就。 (3) 仁人:俞樾曰:「『仁』字衍。」上文說明「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並不是人之常情,乃是泛言人性,故不應當為「仁人」。 (4) 晻:音ㄢˋ,昏暗的。 (5) 田仲:即陳仲子,田陳古時本為同一姓氏。陳仲子不食兄祿,避居於陵,為人灌園,自食其力。 (6) 史鰌:人名。字子魚,故亦稱為「史魚」。生卒年不詳。春秋時衛國大夫。衛靈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彌子瑕,屢諫不聽,史...
萬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萬代、永久。《漢書.卷七○.陳湯傳》:「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群臣之勛莫大焉。」《三國演義》第二○回:「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萬世之基業。」
作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用於殉葬的木偶,因其面目似人,故孔子厭惡創始者的不仁。《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後以作俑指創先製造壞事、首開惡例。宋.蘇軾〈上文侍中論榷鹽書〉:「且禍莫大於作始,作俑之漸,至於用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陳木南道:『論起這件事,卻也是杜先生作俑。』」
嚴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敬父親。《孝經.聖治》:「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君王的諭令。《左傳.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文選.陳琳.答東阿王牋》:「昨加恩辱命,并示龜賦。」
塞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 〔注解〕 (1) 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 (2) 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
井中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
當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值某個時機。《文明小史》第六回:「這裡傅知府私心指望要趁這個當口,立一番莫大功勞。」
掩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 〔注解〕 (1) 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 (2) 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