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資訊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對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論是商業、管理、農業、機器人、教育、科學、繪圖,或是在家庭以及個人日常生活都極具影響力,它戲劇化的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這種變革稱為「資訊革命」。
組織革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組織革新1.1 組織革新的原因1.2 組織革新的特徵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組織革新  組織革新(organizational change)是指改變組織內某些部門或某些運作程序,使教育組織朝向預定方向改變的歷程。組織革新依其變革的意圖性,韓森(Hanson,1996)分為三種:計畫性變革:強調方法的系統性、周延性,是一種有意圖、有目標的改革活動。自發性變革
課程推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課程推廣」的方式而言,薛恩在《超越穩定國家---雙革社會當中的公眾與私人學習》一書中指出,從社會變革的觀點而言,常見的課程推廣方式包括三種類型,亦即:1.由中心到邊陲系統的模式2.中心複製生產模式3.中心移轉模式 (三)課程推廣的途徑 就傳播的角度來描述課程使用者與課程資員系統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而言,哈夫洛克在〈教育研究發展的利用〉一文中,提出了「研究發展與擴散」、「社會互動」與「問題解決」等三種擴散途徑的分類。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課程推廣英文關鍵字:curriculum dissemination 參考資料蔡清田...
象徵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是整合兩種以上架構,進而運用於實務運作中。成功的領導者多能融合多種架構先知己知彼,再進一步瞭解學校變革的趨勢,以面對未來嚴峻的挑戰。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象徵架構英文關鍵字:Symbolic architecture 參考資料秦夢群/著。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7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teaching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目錄1 一、學校教師角色2 二、教師專業文化3 三、教師即顛覆者4 四、沒有實質變革的革新5 五、教師即教室研究者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學校教師角色事實上,學校教師可能扮演教練、發展者、中介的媒介、研究者、被動的應變者等角色,而這些學校教師角色往往與政府所委託的課程改革推動者心目中所認定的學校教師角色相關,並且與其對學校教師所持的期望態度有著密切關連,而且也可能進一步反映出當時社會文化脈絡中的學校教師...
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制逐漸轉型為行政部門、教師會、家長會、學生會等多邊形的組織架構。影響所及,教育行政運作的方式也有了變革,並朝著民主化及彈性化而發展,其中教師教學專業自主權的提升、家長參與和監督學校行政以及學生參與校務等均是教育行政的主要變革方向。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育改革英文關鍵字:Education Reform 參考資料張添洲/著。X檔案-教學檔案,頁05-06。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非正式組織(Informal_Organiz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應變能力。  但若是使用不慎,將會造成正式與非正式組織的角色衝突、徇私苟且而降低工作效率、成為抵制變革的來源。類型:  依職位可分為:縱向團體(上下隸屬,又可細分為裙帶關係的寄生性及利益導向的共棲性兩類)、橫向團體(成員來自平行部門)、混和團體(兼具前兩類的來源)。  依認同程度分為:冷漠、乖僻、策略、保守 四類。  依社會學觀點分為:親友(互動親密的親友組成)、朋黨(追求共同利益)、小朋黨(朋黨的次級團體)。但有有不參與的孤獨者。運用方式:  正功能面向:接納了解並透過非正式組織的情感連結性,滿足成員需求、了解成員意...
一仍舊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仍舊慣2 出處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一仍舊慣一切都依照舊例去做。仍,依照。舊慣,舊例 出處論語先進:「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相似詞蹈常襲故、陳陳相因、一如既往、一依舊式 相反詞鼎新革故、推陳出新 例句變革如果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倒不如一仍舊貫,在平穩中求繁榮進步
俄羅斯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俄羅斯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發展目錄1 俄羅斯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發展2 高等教育入學制度3 高等教育制度的轉變4 師資培育課程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俄羅斯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發展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動,蘇聯時期的教育制度進入俄羅斯聯邦時期之後產生變化。主要制度變革大體以1990年為分水嶺,不過各項教育制度的變化有其時間上的差異。 高等教育入學制度 作為品質管理第一階級的高等教育入學制度,在蘇聯時期十分清楚且單純,系由中央規定各校各系招生人數,在由各校各系自行考試招生。 所以6月中等學校學期結束後,完全中等教育階段的畢業生必須前往...
多範型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支持性的氣氛應與挑戰性的情境相協調平衡。除非人們受到了智力與情感的挑戰,否則很可能因循守舊,不思變革。約翰森等人進一步認為:學習使個體形成對世界及其如何與其相互作用的獨特理解。人由此形成了幫助他們認識自我經驗的心理模式。學習無非是鑒別及質疑現有模式,然後檢驗新的假設以此作為更有效行動的指導。學習新的觀念與技能,一般來說不是單一經驗的結果。為了學習,人們必須按照現有的知識來檢驗新的經驗,然後形成理解的新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練習,新知識與技能成為人的個性組成部分,學習者能夠在各種適當情境中應用自如。這種「潛心學習」(l...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