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76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習鑿齒《漢晉春秋》(據《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裴松之注引)司馬文王1>與禪2>宴,為之作故蜀3>技,旁人皆為之感愴4>,而禪喜笑自若。王謂充5>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6>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7>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8>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9>,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解〕 (1) 司馬文王:司馬昭(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國魏溫縣人。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汙濁不清。《史記.卷八四.屈原生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文選.班固.典引》:「五德初始,同於草昧玄混之中。」唐.李善.注:「混猶溷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述說。如:「此地據稱有礦產。」《史記.卷八四.屈原生傳》:「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師,教導傳授技藝或學業的人。如:「師傅」。《史記.卷八四.屈原生傳》:「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生為長沙王太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大。《說文解字.皕部》:「奭,盛也。」《商君書.墾令》:「然則商少,民不能喜酣奭,大臣不為荒飽。」
撥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除繁瑣的事務,抽出空閒時間。《紅樓夢》第一六回:「見璉遠路歸來,少不得撥冗接待。」《洪秀全演義》第一八回:「潤芝軍書旁午,今撥冗到此,有何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看、瞟。《紅樓夢》第二六回:「那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紅玉一溜。」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割斷;荊棘,泛指野生多芒刺的灌木。「披荊斬棘」指割斷、斬除荊棘。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語本《後漢書.卷一七.馮岑列傳.馮異》。 △「乘風破浪」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炎附勢」。見「趨炎附勢」條。 01.《紅樓夢.第一○七回》:「且說外面這些趨炎奉勢的親戚朋友,先前宅有事都遠避不來,今見政襲職,知聖眷尚好,大家都來賀喜。」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諂邪狠愎之執中而甘心焉?」 02.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檄》:「世皇〈下江南檄〉,枚舉似道無君之罪,宋國臣民其不誠服者與?其文曰:『……世濟其惡,真兇悖之充。謀及迺心,效姦雄之曹操。不學無識,舞術弄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