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9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數、一部分。《紅樓夢》第四二回:「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屈。」也作「一點」、「一些個」、「一絲」。
一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數量極少或事物極小。如:「炒肉絲再加一些些鹽就可以起鍋了。」《金瓶梅》第三七回:「纏得兩隻腳兒一些些,搽的濃濃的臉兒,又一點小小嘴兒,鬼精靈兒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量、一點點。如:「些許」、「些微」。
略微、稍微。放在形容詞或動詞後面,表示少許差別。如:「多些」、「少些」、「看得遠些」、「大水退了些」、「他感到舒服些了。」「你別客氣,多吃些。」
量詞。用於表示不確定的數量。如:「這些人」、「買些水果」、「好些日子」、「有些事情」。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缺乏自我實現需求的特徵: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虛感給推動著,要自己去做一些身為一個「人」應該在這世上做的事,極需要有讓他能更充實自己的事物、尤其是讓一個人深刻的體驗到自己沒有白活在這世界上的事物。也開始認為,價值觀、道德觀勝過金錢、愛人、尊重和社會的偏見。例如:一個真心為了幫助他人而捐款的人。一位武術家、運動家把自己的體能練到極致,讓自己成為世界一流或是單純只為了超越自己。一位企業家,真心認為自己所經營的事業能為這社會帶來價值,而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 激勵措施:設計工作時運用複雜情況的適...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消滅不了不仁的事物,反而助長它們的氣燄,最後還會弄到自己被滅亡。孟子這段話的意思,就好像我們今天有一些為善的人,只注意到善名,並沒有真心誠意要去行善,於是對於不善的事情,就會說:「我也盡到行善的一份心了,但是因為社會上壞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也沒有辦法。」本來善絕對可以勝惡,邪絕難勝正,但是假如社會上充斥了太多虛浮的善,善就會微弱到只剩一杯水的力量,邪惡的勢力當然會越來越大,最後是不是就會反過來,把善的勢力給取代了呢?由此看來,孟子「杯水車薪」的比喻是很具警惕意義的。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比喻力量太小,無濟於事。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勝枚舉」原作「不可枚舉」。「枚」是計算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個」,「枚舉」即是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宋代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追溯一些俗語的可能來源。王楙舉出古書中的相關資料,類似的說法很多,實在無法一一舉出,也就是「不可枚舉」。後來「不勝枚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事物太多,不能一一舉出。「不勝枚舉」較早的書證如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七.藝文志脫漏》:「而宋人撰述,不見於志者,又復不勝枚舉。」
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編纂人把這些每一個詞語的資料一筆一筆地抄寫到資料卡上。因為例句不足,往往需要由編寫辭典的專家創造一些例句。由於早期的交通不便,記錄不全,抄寫緩慢,使編纂工作達至數十年,尤其是第一本辭典的編纂工作是十分浩大。在1921年,為了出版《教學字彙本》,需要尋找最普遍的詞語而創立了語料庫.根據詞語出現比率建立詞頻表。為語言學家及辭典編纂人提供客觀的數據。到了1980年,應用當時開始普及的電腦技術,使語料庫發生爆炸性增長。例如:英語庫由當初730萬詞語,到2002年增長到4.5億詞語。辭典編纂人可以更快更準確監視字彙普及比率的變...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楚策四》載,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叫做莊辛,他看見楚襄王沉迷於享樂之中,十分憂心。有一天他向襄王勸諫,說:「大王,您經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壽陵君他們在一起,他們都是一些貪圖享樂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國政,恐怕楚國就要亡國了。」襄王聽了,沒有接納莊辛的諫言,反而說:「我看你是老糊塗了,現在天下太平,怎麼可能有亡國之禍呢?」莊辛又說:「如果大王繼續與他們四位為伍,楚國必定會滅亡。如果大王不相信,就請大王允許我到趙國避一段時間,看看事情會如何發展。」莊辛去了趙國五個月之後,秦國果然發兵攻打楚國,佔領了鄢、郢、巫、上蔡、陳等地方,連國都郢也失守了。襄王逃亡到城陽後,想起了莊辛曾經...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人一詞的根源是取自希臘文的字源,holistic的holo是指將可看見的各部分彙集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看不見 ,但確存在的什麼,合併在一起。易言之,對人的認識或瞭解,實應將人視為一個大於各個可見部分的整體來看待,才能對人有真正、全面和完整性的瞭解。三、全人教育的意涵全人是指完整的個人,而全人教育是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全人教育的意涵可藉由三個層面來析述:(一)教育目標與原則方面是以學生為主體,並將學生視為完整的個體,是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及培養完整個體為目標。(二)教育內容與形式方面認為全人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