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0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步一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走一步就回頭看一次。形容依戀難捨,不忍離去的情狀。如:「他一步一回頭,望著送行的親友,黯然離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如:「頭顱」、「人頭」、「牛頭」。
頭髮或髮型。如:「洗頭」、「小平頭」、「三分頭」。
事物的開始或結束兩個端點。如:「開頭」、「盡頭」、「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
事物的兩端。如:「兩頭」。
最前面的。如:「頭獎」、「頭排」、「買票時,記得買頭幾排的。」
在先前的。如:「頭幾天」、「頭兩年」。
剩下或殘餘的東西。如:「零頭」、「菸頭」。
首領。如:「頭領」、「頭目」。
量詞: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的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
詞綴,用於詞尾。如:「石頭」、「木頭」、「前頭」、「後頭」、「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向原出發處。如:「回家」、「回來」、「回國」、「一去不回」、「古來征戰幾人回?」
折返、掉轉。如:「回轉」、「回首」、「回旋」、「回過身來」。
答覆、還給對方相同的動作。如:「回信」、「回電」、「回答」、「回敬」、「回絕」、「回他一槍」。
量詞:A>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B>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如:「在門口站了一回。」C>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D>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回春:A>冬去春來。如:「大地回春」。B>比喻醫術高明或藥效靈驗,能治好病症。如:「妙手回春」、「回春靈藥」。
回祿:傳說中的火神。多借指火災。如:「慘遭回祿」、「回祿之災」。
回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甘肅、寧夏、新疆、青海、雲南、河北等地,以信奉回教為主。
回教:西元七世紀時,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創,信奉阿拉為唯一真神,經典為可蘭經,教徒大都分布中東、北非、印尼、巴基斯坦及中國西北等地。或稱為「清真教」、「伊斯蘭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走、走路。如:「步行」、「徒步」、「散步」、「安步當車」。
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如:「寸步不離」、「他的步伐長度約八十公分。」
事情發展的階段或情況。如:「國步艱難」、「到此地步」。
做事的程序。如:「步調」、「步驟」。
程度。如:「退步」、「進步」。
追隨、跟從。如:「步人後塵」。
量詞。A>用於計算邁步次數的單位。如:「向前走五步」。B>用於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如:「立定志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轉過頭來,轉過臉來。晉.劉琨〈胡姬年十五〉詩:「花將面自許,人共影相憐。回頭堪百萬,價重為時年。」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回頭。」《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那道士回頭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爺,你怎麼在這裡?』」
2.過一會兒。指回頭之間,表示時間短暫。唐.白居易〈曉寢〉詩:「轉枕重安寢,回頭一欠伸。紙窗明覺曉,布被暖知春。」《醒世姻緣傳》第四八回:「俺爹叫留薛大爺吃飯,我裝了一碗雞,回頭少了一半。」
3.回到源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今日窮了,休說是外人,嫡親兒媳也受他這般冷淡。回頭自思,怎得不惱?。」《紅樓夢》第二二回:「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4.有所覺悟而改邪歸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沒人指引回頭,忘卻本來面目,便要墮落輪迴道中。」《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方纔的話我都一一聽得明白。從來說:『孽海茫茫,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回覆、答覆。《歡喜冤家》第續五回:「我如今不免吟幾句情詩送去與他,若有意必有回頭,如又似留作對聯的光景,我看他親筆批語在此了,怕他怎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過了十餘日,旨意回頭:著平治來京。」《野叟曝言》第三二回:「自從李四嫂給了回頭,便得此病。」
6.回心轉意、改變主意。《水滸傳》第三回:「時來富貴皆因命,運去貧窮亦有由。事遇機關須進步,人當得意便回頭。」《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天下事最妙的是雲端裡看廝殺,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看後來這位安水心先生怎的下手,這位何玉鳳姑娘怎的回頭。」《官場現形記》第一五回:「魯總爺因為是莊大老爺的面子,不好回頭,暫時留用。」
7.復甦、病情好轉。《醒世姻緣傳》第五五回:「狄周瞞了主人,反與歹人合成一股,灑潑主人的東西,也被天雷震的七死八活,救的雖然回頭,還是發昏致命。」《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姪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已後,醫生都不下藥了。」
一種烙烤有餡的北京小吃,兩頭向內轉折,故稱。
一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次。《三國演義》第八回:「卓往來長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於橫門外。」《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這一回朝廷奉旨要甄別在監讀書的人,所以六堂合考。」
2.一會、片刻。《三國演義》第四回:「眾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訖。」《儒林外史》第六三回:「這會子有事,不和你說,我幹事去了。一回再打發人來請。」
3.章回小說一個篇目稱為「一回」。
一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走時腳向前跨一次,稱為「一步」。比喻極短暫的距離或時間。《紅樓夢》第六七回:「我什麼時候叫你,你什麼時候到。遲一步兒,你試試!」《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雖說由上海到漢口走過兩趟,卻是跟著老人家,一步不敢離開。」
2.棋局中,移動或擺置棋子。如:「他下棋很謹慎,每走一步都考慮好久。」
3.事情的一個階段。《紅樓夢》第七○回:「我們每人每日臨一篇給他,搪塞過這一步兒就完了。」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