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205 收藏人次:0
比喻仇恨極深。參見「不共戴天」條。《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今令先君被操所害,此將軍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讎也。」
    
瀏覽人次:31951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22648 收藏人次:5964783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17874 收藏人次:15294889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宗教上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如:「民以食為天」。
數目極大。如:「天價」。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內完成。」
    
瀏覽人次:12406 收藏人次:2240234
一起。如:「共同」、「共犯」、「共事」、「共生」、「同舟共濟」。
總、合計。如:「一共」、「共計」、「總共」。
天地     
瀏覽人次:1737 收藏人次:0
1.天空與地表。《易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文心雕龍.原道》:「文之爲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
2.天下、世界。漢.張衡〈南都賦〉:「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亂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六.韋楚老》:「陳勝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3.比喻相差極遠。《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清.魏源〈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峽出,曠然禾疇,與峽中個一天地。」
4.境界、境地。唐.李白〈山中問答〉詩:「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5.指天地間的神靈。《金瓶梅》第三五回:「遇閒時,在吳先生那里一年打上個醮,答報答報天地就是了。」《紅樓夢》第六九回:「於是天地前燒香禮拜,自己通陳禱告。」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20233 收藏人次:1130571
不願與仇人共生世間。語本《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比喻仇恨極深。《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凌統叩頭大哭曰:『不共戴天之讎豈容不報!』」《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親和他涉了訟,他買囑知縣,將我父親斷輸了,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不共之仇     
瀏覽人次:858 收藏人次:0
羞共戴天     
瀏覽人次:689 收藏人次:0
義不同戴     
瀏覽人次:681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