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8.4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合作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非暴力抵制為手段的抗爭行動,尤指印度獨立運動中,甘地(Mahatma Gandhi)倡導的反英行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反抗英國的統治,甘地於西元1920~1922年間和1930~1934年間領導了全印度範圍的不合作運動,呼籲印度人不納稅、不入公立學校、不到法庭、不進公職、不買英貨;甘地自己並曾多次絕食。印度的和平抵制行動幾乎癱瘓當地殖民政府的運作,英國國內輿論壓力增大,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讓印度逐漸發展自治體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合等於一升的十分之一。或稱為「公合」。
關閉。如:「開合」、「合眼」、「他笑得合不攏嘴。」
聚集、一起。如:「合力」、「集合」、「合辦」、「合唱」。
融洽、和諧。如:「百年好合」、「情投意合」。
匹配、配偶。如:「天作之合」。
全、總共。如:「合計」、「合族」、「合家歡」。
相符、不違背。如:「合格」、「合法」、「合理」、「合意」。
折算。如:「這本書合多少錢?」、「一臺斤合十六臺兩。」
應該。如:「這件事合該由你負責。」
性交。如:「交合」、「野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動、旋轉。如:「運動」、「運行」、「運轉」。
運輸。如:「裝運」、「運貨」、「海運」、「空運」、「客運」。
靈活使用。如:「運筆」、「運用」。
生命中可能碰到的遭遇。如:「命運」、「好運」、「運氣」。
運動會的簡稱。如:「校運」、「區運」、「亞運」、「奧運」。
合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同一目的下,作共同的努力。如:「通力合作」。《國語.晉語三》:「復之則君臣合作,恐為君憂,不若殺之。」
2.共同著述創作。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之德也」句下引沈重云:「案鄭詩譜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卜商意有不盡,毛更足成之。」
3.合奏、共同演奏。《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驃傳》:「樂用龜茲,鼓、笛各四部,與胡部等合作。」
4.合乎法度的詩文。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六.評彙二》:「如老杜之入蜀,篇篇合作,語語當行,初學所當法也。」
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相對於另一物體位置的變化。如:「板塊運動」、「造陸運動」。
2.指人或動物活動。如:「變形蟲是以偽足來運動及捕食。」清.徐珂《清稗類鈔.風俗類.大埔婦女之勤儉》:「今姑舉廣東大埔一邑婦女之特點言之,則因向不纏足,身體碩健,而運動自由,且無施脂粉及插花朵者。」
3.各種鍛鍊身體、增加體能、促進身體健康的活動。如:「運動選手」、「平衡木運動」。
4.社會中有目的、有組織而規模較大的群眾活動。如:「女權運動」、「白話文運動」。
5.因某種目的而奔走遊說。《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過經費無多,館況是不見得很佳的,你願意謀事,我就替你去運動起來。」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陳老三劫某藩司》:「鄂人某宦川中,運動某權貴,得調江寧藩司。」
遊說他人或奔走鑽營以求達到某種目的。《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二人約定了,只待慕政回來,故意談些東洋的好處,來運動他。」
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違、不契合。如:「意見不合」、「個性不合」。《紅樓夢》第五回:「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
2.違反或踰越某種道理、條件、潮流等。如:「不合原理」、「不合體制」。《紅樓夢》第六三回:「因我們投親去了,聞得他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裡來。」
3.不該、不當。《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宋江接了金釵,不合把與那娼妓閻婆惜收了;爭奈機事不密,被閻婆惜知得來歷。」《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細》:「到第三日,不合又往,致阿秀羞憤自縊。」
4.不停、不住。元.睢玄明〈耍孩兒.樂官行徑套.尾〉:「把我似救月般響起來,打蝗虫似鬨不合。」
5.不可。《武王伐紂平話》卷下:「二人又諫曰:『大王休兵罷戰,不合伐紂,恐大王逆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