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書.洪範〕記載,周武王滅殷後,同箕子詢問治國安民之方略,箕子詳細闡述九疇大法,其中一項就是「敬用五事」,箕子所稱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
  依箕子之意,人君治國必須敬謹地注意下列五件事:
1.容貌:「貌曰恭」,「恭作肅」。指待人的態度恭敬,就會莊重謹肅。2.言語:「言曰從」,「從作乂」。指言論正當合理,就可以把政務處理得好。又讀「一ˋ」,是條理的意思。3.觀察:「視曰明」,「明作皙」。指觀察敏銳,就可以把事情看得清晰透澈。4.聽聞:「聽曰聰」,「聰作謀」。指聽聞廣博,就可以使計畫更趨完善。5.思考:「思曰睿」,「睿作聖」。指能夠慎思熟慮...
五事新花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枕頭形,前端大於後端,爲均衡的括弧形,腹背兩緣近於平直,有中央縱溝及中央臍壘。殼表膨脹,前端爲網紋,但縱網紋股呈平行的孤形排列,後端殼表網紋呈放散形射出。殼體周緣繞有細緣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五位。大寫作「伍」,阿拉伯數字作「5」。
數目是五的。如:「五個」、「五子棋」、「五線譜」、「陰陽五行」、「五權憲法」、「五體投地」。
次第是五的。如:「五更天」、「小學五年級」。
偃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臥旗息鼓注音︰ㄨㄛˋ ㄑ|ˊ ㄒ|ˊ ㄍㄨˇ漢語拼音︰wò qí xí gǔ釋義︰猶「偃旗息鼓」。見「偃旗息鼓」條。 01.《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晉.郭沖〈條諸葛亮五事〉:「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洒。」 參考詞語︰偃旗臥鼓注音︰|ㄢˇ ㄑ|ˊ ㄨㄛˋ ㄍㄨˇ漢語拼音︰yǎn qí wò gǔ釋義︰猶「偃旗息鼓」。見「偃旗息鼓」條。 01.《梁書.卷四五.王僧辯列傳》:「及賊前鋒次江口,僧辯乃分命眾軍,乘城固守,偃旗臥鼓,安若無人。」 參考詞語︰臥鼓偃旗注音︰ㄨㄛˋ ㄍㄨˇ |ㄢˇ ㄑ|ˊ漢語拼音︰wò gǔ yǎn...
作威作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
日積月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且古所謂功者,以任官稱職為差,非所謂積日纍久也。」逐日、逐月的長時間累積。比喻歷時遠久。宋.朱熹〈答周南仲書〉:「隨時體究,隨事討論,但使一日之間整頓得三五次,理會得三五事,則日積月累,自然純熟,自然光明矣。」
作福作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威作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
臥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偃旗息鼓」。見「偃旗息鼓」條。01.《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晉.郭沖〈條諸葛亮五事〉:「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洒。」 
無所不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多指惡行。宋.蘇舜欽〈論五事〉:「變詐奇哀,無所不作。苟或敗露,立便逃亡。」也作「無所不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