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75 ms
共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汲水而挖掘的深洞。如:「水井」、「枯井」。《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2.像井的坑洞。如:「鹽井」、「油井」。
3.人口聚居的地方。如:「市井」。《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從之。」唐.陳子昂〈謝賜冬衣表〉:「三軍協慶,萬井相歡。」
4.家鄉。如:「鄉井」、「離鄉背井」。
5.周代田制以百畝為一井。參見「井田」條。
7.姓。如明代有井源。
整齊的樣子。如:「井井有條」。
|
井然有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理分明而有秩序。如:「他凡事都能料理得井然有序。」《金史.卷二八.禮志一》:「珠貫棋布,井然有序。」
|
落井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別人掉入井中,不但不相救,反而向他投擲石塊。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如:「只有那心術不正的人,才會落井下石,加害於人。」《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也作「落阱下石」。
|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封神演義》第三五回:「一著空虛百著空。臨渴掘井,悔之何及!」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宜未雨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也作「臨渴穿井」。
|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見識淺薄的人。如:「此人有如井底之蛙,卻還高談闊論,實在好笑!」《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奧乎!」《紅樓夢》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
|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四折:「則被他將一個痴小冤家,送的來離鄉背井。」也作「背井離鄉」、「離鄉背土」、「離鄉避井」。
|
坐井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在井底看天。語本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西遊記》第一六回:「我弟子虛度一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輩,坐井觀天,望乞恩人恕罪則個。」
|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整齊有序的樣子。如:「書籍滿架,井井有條」。《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魯小姐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條,親戚無不稱羨。」
|
市井小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裡的居民百姓。如:「房屋價格節節高漲,市井小民苦無財力購屋,經常感嘆城市居大不易。」
|
井蛙語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坎井之蛙卻大肆談論海洋之事。比喻見聞狹窄,不自量力。語本《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明.江天一〈答范子序書〉:「若猶然吾等之言也,豈不亦井蛙語海,長見笑於大方乎?」明.王錫爵〈顧冲菴廵撫〉:「蛇蛇碩言蒙者,猶惑辱之批獎,此其井蛙語海詎能當之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