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8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交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際往來。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六:「我女大聖,死經二十三年,猶能與生人交往。」宋.蘇軾〈答孫志康書〉:「李太伯雖前輩,不相交往,然敬其人。」
人際交往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際交往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目錄1 前言2 主要概念2.1 父母型2.2 成人型2.3 兒童型3 諮商過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前言此分析模式是由Fric Berne提出,他人為忍主要有三種自我狀態,分別為父母、成人以及兒童,而透過此三種不同的狀態來與自己以及社會進行溝通。因此人際交往分析主要為解釋人的思想、感受以及行為模式,也可以稱為是人格結構理論。而在此分析下,諮商員將幫助當事人提高自己的知覺,以及了解上述三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吩咐。如:「交代」。
托付、付給。如:「交貨」、「交卷」、「交差了事」。
接合。如:「交界」、「交點」、「交頭接耳」、「春夏之交」。
相互往來。如:「交流」、「交換」、「結交」、「打交道」、「公平交易」。
一齊。如:「風雨交加」、「飢寒交迫」、「雷電交作」。
結識朋友。如:「交朋友」。
友誼、朋友。如:「深交」、「手帕交」、「生死至交」、「刎頸之交」。
兩性媾合。如:「交配」、「交尾」、「性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際、交朋友。如:「交往」。《禮記.檀弓上》:「非兄弟,雖鄰不往。」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譬如說:青少年為了讓自己融入社交圈中,幫別人做牛做馬,甚至吸煙,惡作劇等。• 激勵措施: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支持與讚許員工尋找及建立和諧溫馨的人際關係,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四)尊重需求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陞機會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無法滿足尊重需求的特徵:變的很愛面子,或是很積極地用行動來讓別人認同自己,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例如:利用暴力來證明自己的強悍、努力讀書讓自己成為醫生、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結交、交往。《韓非子.姦劫弒臣》:「君臣之相與也,非有父子之親也。」
心照不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照,是彼此心裡明白,出現在文獻中的時代相當早。梁代蕭統《昭明文選》中收有潘岳所寫的〈夏侯常侍誄〉,文中就有:「人見其表,莫測其裡,徒謂吾生文勝則史,心照神交,唯我與子。」意思是說,一般人不了解你夏侯湛,都以為你以文采勝,而顯得浮夸。只有我潘岳和你是「彼此心中明白,精神交往」,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心照」是不須藉用言語來表述的。後來「心照不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心裡明白,不必言語說明。例如《孽海花》第三一回提到姨太太彩雲趁機脫逃,張夫人早就清楚她的動機,所以吩咐不必理會此事,繼續趕路。大伙兒心照不宣,也就不必多問了。這句成語有時候也用於書信應酬語,如《玉嬌梨》第一九回寫到盧夢...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前可以張網捕雀(羅:張網捕捉)。形容賓客稀少、交往的朋友很少,門庭冷落。也比喻生意清淡。[例]受景氣不佳的影響,很多商店都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往、對待、共同生活。如:「相處」、「和平共處」。
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