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今文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時,由年老的經師口授,其弟子用當代通用的隸書記錄下來的經典,稱為「今文經」。如魯、齊、韓三家的《詩經》;《公羊》、《穀梁傳》的《春秋經》等皆是屬於今文經
今文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文經學盛行於漢初,依皮錫瑞所著〔經學歷史〕載:「今文者,今所謂隸書,古文者,今所謂籀書;隸書通行於漢世,故當時謂之今文,籀書漢時已不通用,故當時謂之古文。許慎謂孔子刪定六經,皆用古文,然則孔宅壁中書與伏生所藏書亦必是古文。漢初發所藏書以授生徒,必改通行之今文,乃便學者誦習,故漢五十四博士,皆今文家;而當古文未興之前,未嘗別立今文之名。」
  西漢武帝時,深悟任法之弊,乃開始表彰六經,定儒家於一尊;其獨尊儒術最重要之措施,便是將儒經立於學官,作為策士及銓選人才的標準。武帝初立五經博士,以別於前此相傳的舊博士官制。唯當時雖云五經博士,博士之官人數則不限於五人;最多時五經博士計為十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在。與「古」相對。如:「今天」、「現今」、「如今」、「今生今世」、「從今以後」。
今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經學家指當時流行的隸書,稱為「今文」。相對於籀書的「古文」而言。《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表、牋、狀、策……今文讚銘,凡二百九十一篇。」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學是漢代主要的學術思想,卻一直存在著今文經和古文經之間的論爭。在東漢章帝時,曾召集當時許多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觀論辨異同。會後,班固把討論成果集結成《白虎通》一書。〈三教篇〉指出「夏人之王教以忠」、「殷人之王教以敬」、「周人之王教以文」。並強調「教」,即是讓在下位者有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麼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麼做。所以《孝經》、《論語》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
望眼欲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祇,字子慎,生卒年不詳。東漢河南人。以經學著,曾任九江太守,撰有《春秋左氏傳解》,曾以《左傳》駁難今文經學家何休。〔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詩(據《全唐詩.卷四四○.白居易》引)顧我文章劣,知他氣力全。工夫雖共到,巧拙尚相懸。各有詩千首,俱拋海一邊。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酬答朝妨食,披尋夜廢眠。老償文債負,宿結字因緣。每歎陳夫子,常嗟李謫仙。名高折人爵,思苦減天年。不得當時遇,空令後代憐。相悲今若此,湓浦與通川。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期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鄭玄是東漢著名的經學家,治學以古文經說為主,兼採今文經,遍注群經,成為漢代經學之集大成者。鄭玄解說《詩經》,宗於《毛傳》,如果《毛傳》講得不明確、太簡略,鄭氏便加以補充發揮,或者提出自己的見解。為了不和《毛傳》原有注文相混,便稱為「箋」,好像今天人讀書有自己意見時,寫在一張紙條黏在書上的「箋識」。《詩經.邶風.旄丘》這篇詩是在抗議衛國君臣對避難來衛的黎國君民不理不睬。鄭玄對這裡「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的解說較為清楚,大意是說:「叔、伯這些衛國君臣,穿得很華麗...
抱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八.顧炎武》:「豈若抱殘守缺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也作「保殘守缺」、「補殘守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