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何由     
瀏覽人次:334 收藏人次:0
1.從何處、以什麼方法。《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僕雖囂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文選.劉琨.答盧諶詩》:「怪厚薄何從而生?哀樂何由而至?」
2.怎麼可能。《宋書.卷七七.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
衣不經新,何由得故     
瀏覽人次:608 收藏人次:108760
衣服不經過新的,那裡會有舊的。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桓車騎不好箸新衣。浴後,婦故送新衣與,車騎大怒,催使持去,婦更持還,傳語云:『衣不經新,何由得故。』」
    
瀏覽人次:16007 收藏人次:3795403
自、從。如:「由來」、「由上而下」、「由南到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原因。如:「原由」、「理由」、「事由」、「由於」。
依從、任從。如:「由不得你」、「信不信由你」。
根據。如:「由此可知」。
經過。如:「觀其所由」、「行不由徑」。
出自。如:「由衷之言」。
歸、屬。如:「這件工作由他負責。」
    
瀏覽人次:11514 收藏人次:2598574
代詞。表示疑問:A>什麼。如:「何處」、「何時」、「何人」、「何年何月」、「有何相干」。B>哪裡。如:「何去何從」、「天理何在」。
副詞:A>豈、怎麼。如:「何止」、「何至於此」、「何足掛齒」。B>為什麼。如:「何必這樣」、「何不早說」、「何樂不為」。
嘆詞。多麼,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榮幸」、「明日何其多」。
姓。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60248 收藏人次:5412077
」條。
01.《南齊書.卷三三.王僧虔列傳》引南朝齊.王僧虔〈誡子書〉:「郭象言類懸河,不自勞苦,何由至此?」 參考詞語︰辯同河瀉注音︰ㄅ|ㄢˋ ㄊㄨㄥˊ ㄏㄜˊ ㄒ|ㄝˋ漢語拼音︰biàn tóng hé xiè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藝文類聚.卷三八.禮部上.祭祀》引南朝梁.徐悱妻劉氏〈祭夫文〉:「惟君德爰禮智,才兼文雅,學比山成,辯同河瀉。」 參考詞語︰言若懸河注音︰|ㄢˊ ㄖㄨㄛ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yán ruò xuán hé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隋書.卷六七.裴蘊列傳》:「蘊亦機辨,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53026 收藏人次:3384584
」拯甚怖懼。……及明,僧叩門曰:「郎君起來食粥。」二子方敢啟關。食粥畢,二子計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詐僧云:「井中有異。」使窺之。細窺次,二子推僧墮井,其僧即時化為虎,二子以巨石鎮之而斃矣。二子遂取銀皿下山。近昏黑,而遇一獵人,於道旁張弓,樹上為棚而居,語二子曰:「無觸我機。」兼謂二子曰:「去山下猶遠,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來?」二子悸怖,遂攀緣而上。將欲人定2>,忽三五十人過,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婦女,歌吟3>者、戲舞者,前至弓4>所。眾怒曰:「朝5>來被二賊殺我禪和6>,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張7>我將軍。」遂發其機8>而去。二子並聞其說,遂詰9>獵者。曰:「此是倀鬼10>,被...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38555 收藏人次:2471382
晉.習鑿齒《漢晉春秋》(據《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後主禪傳》裴松之注引)司馬文王1>與禪2>宴,為之作故蜀3>技,旁人皆為之感愴4>,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5>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6>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7>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8>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9>,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解〕
(1) 司馬文王:司馬昭(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國魏溫縣人。司馬...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37111 收藏人次:2095355
參考詞語︰事與志違注音︰ㄕˋ ㄩˇ ㄓˋ ㄨㄟˊ漢語拼音︰shì yǔ zhì wéi釋義︰志,猶願。「事與志違」即「事與願違」。見「事與願違」條。
01.《太平御覽.卷四四七.人事部一八.品藻下》引晉.習鑿齒〈周魯通諸葛論〉:「若乃力不能合,事與志違,躬耕南畝,遁跡當年,何由盡臣禮於孫氏、於漢室已亡之日耶?」 參考詞語︰志與願違注音︰ㄓˋ ㄩˇ ㄩㄢˋ ㄨㄟˊ漢語拼音︰zhì yǔ yuàn wéi釋義︰志向和願望相違背。見「事與願違」條。
01.《宋書.卷六六.王敬弘列傳》:「臣聞君子行道,忘其為身。三復斯言,若可庶勉;顧惜惛耄,志與願違。」 參考詞語︰事與心違注音︰ㄕˋ ㄩˇ ㄒ|ㄣ...
捕風捉影     
瀏覽人次:18509 收藏人次:1144255
01.《朱子語類.卷六九.易五.乾下》:「忠信者,無一毫之不實。若有一毫之不實,如捕風捉影,更無下工處,德何由進?」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18062 收藏人次:1438186
02.《北齊書.卷三一.列傳.王昕》:「殿下倉卒所行,非復人臣之事,芒刺在背,交戟入頸,上下相疑,何由可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