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14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便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應、就當。如:「既然犯錯,便應改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利、沒阻礙的。如:「便利」、「便於攜帶」、「路人稱便」。
簡單的、非正式的。如:「便鞋」、「便服」、「便條紙」、「家常便飯」。
方便的時候。如:「便中請來電。」、「得便時幫你送過去。」
即、就。如:「他一早便走了。」
屎、尿等排泄物。如:「大便」、「小便」、「便溺」。
便宜:A>物價低廉。如:「這本書真便宜!」B>得利益、不吃虧。如:「占便宜」、「得了便宜還賣乖。」C>寬容、放縱。如:「這樣做太便宜他了!」
便便:肥胖的樣子。如:「大腹便便」。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說出真心話,側重於敷衍、隱瞞,屬中性義。 口是心非 言不由衷 辨似例句 ○ ㄨ 我看他這是~,隨便應付而已,並非誠心認錯。 ㄨ ○ 他素來誠懇,今日~,必有其因。 「口是心非」及「陽奉陰違」都有表裡不一的意思。 「口是心非」使用對象較廣,但側重於言語與心意不一;「陽奉陰違」一般用在下對上時,側重於行為上的前後不一。 口是心非 陽奉陰違 辨似例句 ○ ㄨ 這傢伙說一套,做一套,典型~的偽君子。 ㄨ ○ 下屬對上級的命令要確實執行,絕不容許有~的情形發生。
出水芙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比喻詩文的清新。見「出水芙蓉」條。 01.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王維》:「唐無李、杜,摩詰便應首推,昔人謂『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殊未盡厥美,庶幾『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耳。」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敷衍了事,潦草塞責反義:一絲不苟,盡心竭力辨似: 「敷衍塞責」及「敷衍了事」都有做事隨便不認真的意思。 「敷衍塞責」側重於對職責內應做的事隨便應付;「敷衍了事」側重於隨便馬虎就把事情了結。 敷衍塞責 敷衍了事 辨似例句 ○ ㄨ 興建中的車站發生倒塌事件之後,承包廠商仍一再~,不願意坦然出面處理。 ㄨ ○ 這麼重要的事,全力以赴猶恐不及,怎麼可以如此馬虎,~!
羊質虎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王士禎等《師友詩傳錄》:「小詩欲作王、韋,長篇欲作老杜,便應全用其體。不可羊質虎皮,虎頭蛇尾。」
文不加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侍宴壽光殿,詔群臣賦詩。時孺與張率並醉,未及成。帝取孺手板題戲之曰:「張率東南美,劉孺洛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其見親愛如此。
夷夏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以犬戎族為主的西部民族滅了西周。這對華夏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隨著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夷夏之防的理論便應運而生。夷夏之防開始有反侵略﹑禦外侮的含義﹐隨著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民族仇恨的增長﹐逐漸添加了一些大漢族主義的內容﹐如認為夷夏種屬不同﹐先天就有優劣之分。在《國語‧周語中》不是將戎狄罵作“豺狼”﹐就是誣稱他們為“禽獸”﹐根本不把戎狄當作人﹐主張夷夏不通婚﹐不通禮﹔或則認為戎狄與華夏雖然本來是一家。但由於戎狄的祖先不遵守禮義﹐犯了罪﹐被流放到邊疆﹐形成戎狄之族﹐至今也沒有變好(《國語‧周語上》)。這兩種觀點都是對周邊民族的歧...
將計就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紅樓夢》五七回:「邢夫人想了一想:薛家根基不錯,且現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且賈母硬作保山。將計就計便應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