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1.0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僧伽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伽制度指匡正僧尼行為的制度,又稱清規、僧禁,即僧團除戒律之外,另制定其他若干約束僧尼言行的條律制度。
  中國僧伽制度創始於東晉道安;道安住襄陽時,僧眾繁多,而感傷戒律不全,痛威儀多缺,於是制定僧尼軌範,條為三例:(1)行香定座講經之法;(2)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3)佈薩差使悔過等法。行香,乃施主為僧眾說齋食時,先將香分配給信眾,而行燒香繞塔禮拜的儀式。行香時,受香者須唱佛偈:「戒定慧解知見香,遍十方界常芬馥,願此香煙亦如是,無量無邊作佛事。」定座,指大法會儀式間,手執香爐,行於導師前之小僧職稱,因其定座於導師之下,故稱定座。常日六時行道飲食之法,指每日課誦齋粥的儀式,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達到的狀況。如:「長度」、「硬度」、「密度」、「酸度」。
法制、規範。如:「法度」、「制度」。
指人的。如:「器度」、「風度」、「度量狹小」。
標準。如:「限度」、「尺度」。
過、經歷。如:「度過」、「度日如年」、「虛度光陰」。
測量長短的標準。如:「度量衡」。
角度:A>數學上指角的大小。B>觀察事物的方向或觀點。如:「換個角度來看,他的作法並沒有錯。」
量詞:A>計算依一定標準劃分的單位。如:「耗電三百度」、「今天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B>計算次數的單位。如:「再度光臨」、「梅開二度」。
思量、計議、考慮。如:「忖度」、「審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譯音用字。如:「伽藍」、「僧伽」。
譯音用字。如:「瑜伽」、「伽瑪射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人。如:「僧侶」、「僧人」、「貧僧」、「老僧入定」、「僧多粥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矩、法度。如:「制度」、「法制」、「兵制」、「中央集權制」。
式樣規範化的。如:「制服」、「制式手槍」。
制定、規劃。如:「制作」、「因地制宜」。
限定、管束。如:「制止」、「管制」、「壓制」、「限制」。
指父母親的喪事。如:「守制」、「嚴制」、「慈制」。
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制定而為大家共同遵守認同的辦事準則。《荀子.儒效》:「繆學雜舉,不知法後王而一制度。」《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近來器皿都要翻出新樣,卻不知古人是怎樣的制度。」
2.訂立法度。《漢書.卷六四下.嚴安傳》:「臣願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貧富不相燿以和其心。」
僧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saṁgha的音譯。意為大眾或會議。佛教用以指出家團體。《大智度論》卷三:「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
太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號(西元1889~1947)。俗姓呂,法名唯心,以字行世。浙江崇德人,十六歲出家,依寧波天童寺寄禪和尚受具足戒;後從楊文會學楞嚴經;跟蘇曼殊學英文,民國元年在南京創立中國佛教協進會以推動佛教改革運動。鑑於當時佛教不振,僧眾素質低落,先後創辦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漢藏教理院等,培育僧材,對中國近代僧教育貢獻很大,為中國佛教改革派的領袖。著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真現實論》等。有《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