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30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兒童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權」為兒童的基本權,觀念來自於成人的基本人權。依照我國〔兒童福利法〕的規定,「兒童」為未滿十二歲的人,即零歲至十二歲的孩童,他們的基本權、基本人權就是兒童權
  一九二四年的〔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十日通過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及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聯合國通過的國際法〔兒童權利公約〕,均明確指出:全世界的人,不因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他種意見、家族或家世、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有所軒輊,而影響其所有之一切權利與自由,即其基本人權及人格尊嚴與價值應受保障。又兒童之身心尚未成熟,於出生前後均需特別保障與照料,包括適當之法律保護,且人類對於兒...
〔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二三年國際聯盟時期就已開始為保護並重視兒童的基本權利而起草〔兒童權利宣言〕;次年九月二十六日,國際聯盟通過了〔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此可視為聯合國時期於一九五九年通過的〔兒童權利宣言〕之前身。
  聯合國之〔兒童權利宣言〕,秉承〔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的基本精神,鑑於「兒童身心之尚未成熟,需特別保障與照顧,除給予適當之法律保護之外,更加入聯合國於一九四八年公布之〔人權宣言〕中「基本人權」與人格尊嚴與價值之信念,認為「人類對於兒童有盡其所能,善為培育之責任」,於是宣言中呼籲國際社會、父母、男女個人、民間團體、地方當局與國家政府應依宣言中所列之十項原則,「逐漸採取立法及其他措施,以...
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的力量或勢力。如:「權力」、「主權」、「權威」、「權勢」、「大權在握」。
應享有的利益。如:「權利」、「版權」、「權益」、「投票權」、「所有權」。
隨機而變。如:「權變」、「權宜之計」。
衡量。如:「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暫時、姑且。如:「權充」、「權且」。
謀略。如:「弄權」、「權術」、「權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兒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成年的男女。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國際不打小孩日(430_Spank_Out_D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做出他們希望的行為,並了解到他們根本不需要再打孩子。」彼得紐渥(Peter Newell)「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反體罰政策相關文件的起草人「1979年瑞典成為第一個全面禁止體罰的國家,瑞典政府認為教育民眾了解體罰的惡果和協助他們學習有效的替代方法是很重要的。而對於尚未全面禁止體罰的國家,『不打小孩日』提供了一個機會,讓關心此議題的組織和個人來提倡正面管教,並呼籲終止體罰。」瑪莉尼爾森(Mali Nilsson) 國際拯救兒童聯盟反體罰專案委員會主席「『不打小孩日』有助於將焦點放到極需關懷的兒童人權和需求上。只有在家和...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   胡適如果半開玩笑的批評人,常反諷地說「該打屁股」。 各國現狀及態度1989年通過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ref>兒童權利公約</ref>規定:“任何兒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目前下列國家/地區完全禁止體罰兒童(主要是校園,台灣傳媒稱零體罰國家):奧地利、芬蘭、拉脫維亞、克羅地亞、德國、挪威、賽普勒斯、以色列、瑞典、丹麥、冰島、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中華人民共和國、...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2-2認識休閒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2-3-1瞭解人身自由權並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2-3-2瞭解兒童權利宣言的內涵及兒童權利公約對兒童基本需求的維護與支持。2-3-3瞭解人權與民主法治的密切關係。2-3-4理解貧窮、階級剝削的相互關係。2-3-5理解戰爭、和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2-3-6認識教育權、工作權與個人生涯發展的關係。2-4-1瞭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2-4-2認識各種人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2-4-3瞭解人權的起源與歷史發展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