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兒童的守恆概念     
瀏覽人次:6214 收藏人次:0
  守恆概念指受試者了解某一系統或物體的外表雖然改變,仍能了解其若干屬性具有恆常性而言。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透過守恆實驗,用以說明兒童早期以至青年期的認知發展。
  皮亞傑及其同僚研究兒童守恆概念並公諸於世,約始自一九三七年,止於一九七七年。皮亞傑認為多數兒童透過經驗,即能自然地獲得守恆能力。約在相同年齡,兒童發展其守恆能力,且依循不變順序,發展不同的守恆運思。兒童最先獲得的是質量守恆(substance conservation),例如,把等量的黏土,塑成二個泥球,然後在兒童的注視下,將其中一個捏成長條形,如果是三、四歲的孩子,他會認為長條形的那一...
    
瀏覽人次:42433 收藏人次:13586350
箭靶的中心。如:「眾矢之的」。
目標,心中想到的地方。如:「標的」、「目的」。
確實的。如:「他的確是個好人!」、「那本書的確是我的。」
表所屬的介詞。如:「我的書」、「他的妹妹」、「公園裡的花」。
形容詞語尾。如:「美麗的」、「可愛的」、「帥氣的」、「認真的」。
人稱代名詞。如:「開車的」、「走路的」、「賣花的」、「忙碌的」。
副詞詞尾。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飛」、「好好的讀書」。
語尾助詞。如:「這是難免的」、「這是不可以的」。
    
瀏覽人次:28132 收藏人次:5827239
長久不變的。如:「永恆」、「有恆」、「恆心」、「恆久」、「恆產」。
平常普通的。如:「恆規」、「恆情」、「恆式」。
    
瀏覽人次:20346 收藏人次:4395602
大約。如:「大概」、「概論」、「概況」。
氣度。如:「氣概」。
一律。如:「一概」、「概不退換」。
    
瀏覽人次:20233 收藏人次:6341152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15999 收藏人次:3406717
惦記、懷想。如:「念舊」、「思念」、「想念」、「掛念」、「念念不忘」。
心思、想法。如:「邪念」、「雜念」、「善念」、「一念之間」。
吟誦、誦讀。通「唸」。如:「念經」、「念念有詞」。
就讀、研習。如:「念小學」、「念高中」、「念醫學」。
    
瀏覽人次:10805 收藏人次:4855365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瀏覽人次:8307 收藏人次:2963973
保持、堅持。如:「堅守」、「守節」、「守信」、「守身如玉」、「守口如瓶」。
保護、看護。如:「守衛」、「守護」、「看守」、「防守」。
遵循。如:「守時」、「守法」、「遵守」、「守規矩」、「墨守成規」。
等待。如:「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節操、品性。如:「操守」、「有為有守」。
概念     
瀏覽人次:7473 收藏人次:1011385
對事物的普遍而抽象的認識。通常都是指在同種類的多數事物中,將其共同性、普遍性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如白馬、白雪、白衣等事物的「白」。
兒童     
瀏覽人次:974 收藏人次:831810
未成年的男女。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