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89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海的兩邊陸地。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海峽兩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隔著臺灣海峽相對而望的臺、澎、金、馬與大陸地區。如:「近年來,海峽兩岸的學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為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並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所制定的條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是二的。如:「兩人」、「兩本書」、「兩個月」、「兩小無猜」。
雙方。如:「兩可」、「兩敗俱傷」、「勢不兩立」、「兩相情願」、「忠孝不兩全」。
少數。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如:「過兩天再說吧!」、「他的確有兩下子!」
量詞。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公制一兩等於十分之一公斤;一臺兩等於十六分之一臺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邊的陸地。如:「海岸」、「沙岸」、「堤岸」、「河岸」。
莊嚴的樣子。如:「傲岸」、「道貌岸然」。
形容身高體壯的樣子。如:「偉岸」。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然則王者有嗜乎理...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貽笑大方」原作「見笑大方」。這句成語的意思是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典源出自《莊子.秋水》。秋天洪水暴漲,許多小河,都帶著豐沛水量,匯聚到黃河。黃河變得非常寬廣,隔水相望,兩岸的牛馬都看不清楚。黃河的水神河伯,看著自己盛大的水流,不禁沾沾自喜,認為天底下最壯美的,全都在這兒了。他興奮地順著水流向東行,一直到了北海。河伯向東邊望去,只見白浪濤天,茫茫一片,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渺小,心裡覺得十分慚愧。他對著海神感嘆地說:「俗話說:『有些人實在沒什麼學問,卻自以為聽到的大道理很多,沒有人能比得上。』現在的我大概就是這樣子的。曾經聽說有人小看孔子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義...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洋興嘆」本指看到海洋之大而仰視發出驚嘆。典源出自於《莊子.秋水》。秋天洪水暴漲,許多小河,都帶著豐沛水量,匯聚到黃河。黃河變得非常寬廣,隔水相望,兩岸的牛馬都看不清楚。黃河的水神河伯,看著自己盛大的水流,不禁沾沾自喜,認為天底下最壯美的,全都在這兒了。他興奮地順著水流向東而行,一直到了北海。河伯向東邊望去,只見白浪濤天,茫茫一片,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渺小,心裡覺得十分慚愧。他仰著頭嘆息說:「我本來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現在看到大海這麼寬廣無盡,才知道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眼光實在是太狹小了!」後來,「望洋興嘆」這句成語就從「望洋向若而嘆」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力量不夠而感到無可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