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7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公平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平原則是當代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S. Peters, 1919~)所主張的幾項高層程序原則(higher order principles of procedure)之一。皮德思主張公平原則是一切道德原則的原則,是道德正義的總原則。
  皮德思在論述道德原則時,特別強調道德的普遍性與可行性,是以他將道德原則分為高層的程序原則與低層的基本規律(basic rules):而在程序原則方面,他所提出的第一項總原則即是公平原則。皮德思承續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看法,認為公平原則就是「平者待之以平,不平者待之以不平」,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度、制度。如:「原則」、「規則」、「法則」、「細則」。
模範。如:「以身作則」。
即、就。如:「有過則改」、「飢則思食」。
卻。表示轉折的語氣。如:「今則不然」。
接數序詞後,表提頓。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量詞。用於計算文字分項段落的單位。如:「一則消息」、「三則寓言」、「試題二則」、「新聞五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私的。如:「公平」、「公正」、「公道」。
大眾的。如:「公物」、「公海」、「公筷母匙」、「公眾人物」、「公共安全」、「北大西洋公約」。
國家的、政府的。如:「公營」、「公家機關」、「公務人員」、「公費留學」。
明白的讓大眾知道。如:「公開」、「公告」、「公布」、「公諸於世」。
大眾的事務。如:「公事」、「辦公」、「公私分明」、「因公忘私」、「假公濟私」。
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一位。
稱謂:A>祖父。如:「外公」。B>丈夫的父親。如:「公婆」。C>尊稱年老或有地位的人。如:「李公」、「趙公」。
屬雄性動物的。如:「公雞」、「公牛」。
公制度量衡的名稱。如:「公斤」、「公尺」、「公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始的。如:「原始」、「原稿」、「原著」。
未經加工的。如:「原貌」、「原油」、「原木」。
本來。如:「原本」、「原封不動」、「物歸原主」、「此事原可饒恕」。
廣而平的地方。如:「平原」、「草原」、「高原」。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
推究根本。如:「原道」。
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準則,亦適用於一般事物上。如:「堅持原則」、「做人要有原則,不可隨波逐流。」
公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偏私。《管子.形勢》:「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大小莫不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原來那吳太守是閩中一個名家,為人公平正直。」
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坦廣闊的原野。《左傳.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為大水。」《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憤憤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氣惱、不服。[例]員工對上級違背公平原則的作法憤憤不平,正蘊釀抗爭行動。 △忿忿不平
累進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隨課稅數額增加而增加其稅率的租稅制度。係按納稅人的負擔能力而課稅,所得越多,課稅也越多,最合乎公平原則。如我國的所得稅及土地增值稅等均按累進稅率課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