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則     
瀏覽人次:6646 收藏人次:268400
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準則,亦適用於一般事物上。如:「堅持原則」、「做人要有原則,不可隨波逐流。」
普墨克原則(Premack_principle)     
瀏覽人次:14892 收藏人次:216568
,如微笑。代酬(token),如金錢、獎狀。活動(activities),如聽音樂、自由活動等。普氏原則(Premack’s principle)就是給予次級增強物類型中的活動兩種,一種是較喜歡的活動(如玩飛機),另一種是較不喜歡的活動(如讀書),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例如:學生喜歡玩飛機模型,而不喜歡讀書,則可告訴他好好讀書,就可以玩飛機,如此可以增加讀書行為。這就是普氏原則的運用。物的喜好,進而用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學習。
十四項管理原則     
瀏覽人次:13788 收藏人次:0
  十四項管理原則是由管理學中的古典理論家(Classical Theorist)費堯(Henri Fayol)所提出。費堯與科學管理之父泰勒(F.W. Taylor)是同時代的人,泰勒注重的是工作現場的管理,而費堯著重的則是管理者的活動。他指出基層工作人員是以技術能力最為主要;但沿著組織層次向上,技術能力的重要性相對減弱,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則大幅增加。換言之,在產業階梯的底層,最重要的條件在於技術能力;而在其頂層則是管理能力。因此他認為管理是一項普遍的活動,只要能寫下一套管理的理論來,管理便可在教學場合中講授,因而提出了十四項管理原則
  費堯之所以用原則(Principles)...
符應原則     
瀏覽人次:9352 收藏人次:0
符應原則目錄1 緣由2 符應理論3 符應論對社會的批評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緣由包里斯在其著作中,運用了衝突理論模式來分析當代教育制度的一個範例。在他的分析中明顯地使用衝突變遷與強制的概念,根據美國供共教育所要實施的目標,包里斯認為,就是在替資本主義的存在而實施的,他認為,大眾教育提供個人為適應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再者為培養未來勞動工人適合於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最後培養學生愛國情操及守法守分的習慣,使其確信信行社會制度是公平合理且完美的,以加強對國家的向心力。(註1) 符應理論根據包里斯對於國家...
吾-汝原則     
瀏覽人次:7939 收藏人次:0
  「吾-汝」原則是以色列著名的宗教哲學家布柏(Martin Buber, 1878~1965)在其名著[吾與汝](I and Thou; Ich und Du)一書中所提出來的原則。布柏認為「吾-它」(我-它)、「吾-汝」(我-你)是人與世界溝通的二種方式,兩者共同建構了人性的存在。
  「吾-它」關係意指:凡是與「我」產生關聯的人或萬物(它),都是滿足「我」的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因此「我」與「它」建立的只是局部、片面的關係,此時的「我」並不完整。而「吾-汝」關係則是:「我」把「你」視為世界、視為生命,而不是為了滿足「我」個人的需要而與「你」建立關係。因此要以「我」的整個存在、...
諮商倫理原則     
瀏覽人次:6320 收藏人次:102614
諮商倫理原則(Counseling of ethics and principles)目錄1 基本倫理原則1.1 免受傷害權1.2 受益權1.3 自主權1.4 公正待遇權1.5 要求忠誠權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基本倫理原則美國諮商學會發表倫理守則,明定出諮商的專業人員應遵循的諮商倫理為何,而此些倫理原則
「豫、時、孫、摩」的教學原則     
瀏覽人次:3728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中說:「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指教學要能防範於未然,把握學生學習動機因勢利導,順應學生個別差異,及與同學之間互相切磋等,並須避免交狎狂之友,而導致荒廢學業。還要能重視學習過程中與同學之間「相觀而善」,取長補短等。
  [學記]中非常重視教學時「豫、時、孫、摩」這四項教學原則。所謂「豫」是指預防,「時」是指時機,「孫」是指適應,「摩」是指觀察。「禁...
類化原則     
瀏覽人次:3550 收藏人次:0
  「類化原則」是重要的教學原則之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輔導學生利用舊經驗與新經驗之間的類似點幫助新經驗的學習,或是將多個類似經驗歸納成一個概括性的說明,即是類化原則的應用。
  類化原則之發展是依據心理學上的「統覺作用」(apperception),即是指個體根據舊有的經驗來解釋新事物,並且融合新經驗,使其成為一有組織的機體。此種作用實際上不僅止於「以舊釋新」的功能,因為在此一機體組織的過程中,除了新經驗固然為舊經驗所同化,而舊經驗亦為新經驗所證實,或修正,其中甚而包含分析、比對、判斷、選擇、評估等作用。對人類的學習而言,類化作用的意義乃在於透過舊經驗的擴大,從同類事物中析出類似之...
公平原則     
瀏覽人次:2881 收藏人次:0
  公平原則是當代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S. Peters, 1919~)所主張的幾項高層程序原則(higher order principles of procedure)之一。皮德思主張公平原則是一切道德原則原則,是道德正義的總原則
  皮德思在論述道德原則時,特別強調道德的普遍性與可行性,是以他將道德原則分為高層的程序原則與低層的基本規律(basic rules):而在程序原則方面,他所提出的第一項總原則即是公平原則。皮德思承續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看法,認為公平原則就是「平者待之以平,不平者待之以不平」,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
依法行政原則     
瀏覽人次:2617 收藏人次:0
依法行政原則在法治之下,國家的行為若可能侵害人民之權利,則必須得到人民之同意,使得為之。只有在有法律依據的前提之下,國家的行為才具有合法性及正當性,此即依法行政原則,而其下有可區分為法律優位及法律保留兩面向。(註1)目錄1 法律優位原則2 法律保留原則3 參考書目4 關鍵字 法律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