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有土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所有權在兩人以上之土地,稱為共有土地共有土地權利之行使,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且事先應以書面通知他共有人,不能以書面通知者,應公告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起。如:「共同」、「共犯」、「共事」、「共生」、「同舟共濟」。
總、合計。如:「一共」、「共計」、「總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土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壤。《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審其土地之宜。」
2.封疆。《管子.權修》:「土地博大,野不以無吏。」
3.社神。《通俗常言疏證.鬼神.土地》引《孝經緯》:「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紅樓夢》第二九回:「賈母在轎內因看見有守門大師並千里眼、順風耳、當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聖像,便命住轎。」
4.有泥土的地面皆稱為「土地」。如:「土地肥沃」、「土地改革」。
共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人共同享有一物的所有權。如:「這些權利是我們大家所共有的。」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