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再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再商量、討論。如:「此事明天再說。」《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少爺一早上制臺衙門去了,總得天黑才回,大人有什麼事商量,明天再說罷。」
2.對於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所用的拖延之辭。表示留待以後再考慮或處理。如:「這問題實在很困擾,我看再說吧!」《紅樓夢》第三六回:「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襲人該勸的也不敢十分勸了。如今且渾著,等再過二三年再說。」
3.重行申說。如:「我沒聽清楚,請你再說一遍。」《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把那打大蟲的本事,再說了一遍。」
4.表示推進一層的連接詞。如:「再說他也沒有這份能耐。」《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再說褚大姐姐,又是個淘氣精、促狹鬼,萬一她撒開了,一嘔我,我一輩子從不會輸過嘴的人,又叫我和她說甚麼?」
5.繼續說。《文明小史》第二回:「張師爺聽了這話,把他羞得了不得,連耳朵都緋紅了,登時啞口無言,連中國話也不敢再說一句,坐在那裡默默無聲。」《紅樓夢》第一七回:「嚇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表示另有補充。如:「再則」、「再說」、「再不然」。
言簡意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官場維新記》第一六回:「袁伯珍這一席話,可謂現身說法,把近日官場中人所有不傳之秘(祕),都直揭出來,而且說得言簡意賅,把編小說的有餘不盡之意,都被他一氣說完,弄得從此擱筆,不能再說下去了。」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正如眾人明明想懲處皇上身旁的奸佞,但卻因為他們是親近皇上的高官大臣,為怕傷及皇上,所以只好作罷。再說,皇上本是以禮義廉恥來治理大臣,即使他們真有重大過失,寧可賜死也不會施以羞辱。因此,在刑法上,士大夫們也不會遭受黥面割鼻這樣的刑罰。這種種舉措,都是因為大家尊重、敬愛皇上,怕若施加刑懲於這些親近皇上的重臣,會使皇上一併有受辱的感覺啊!賈誼所說的這段話,是把皇上比喻成珍貴的器物,而把四周的奸佞大臣比喻成有害的老鼠,完全圍繞著「欲投鼠而忌器」這個諺語來說理。後來「投鼠忌器」被用來比喻欲除害,但因有所顧忌而不敢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使人害怕。如:「嚇唬」、「驚嚇」、「嚇了一跳」。《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嚇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迎刃而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晉武帝接納了杜預的建議,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後來「迎刃而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戰事進展順利。亦用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隋唐演義》第七二回:「如今再說天后在宮中淫亂,見高宗病入膏肓,歡喜不勝。」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向他們解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什麼)。」這樣,關羽和張飛的才停止了議論。 解釋比喻得到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好像於得到了水一樣。 詞意 相似詞志同道合/意氣相投/得心應手。 相反詞如魚失水/如鳥傷翅/龍困淺灘/格格不入。 例句他原本就對電腦十分有興趣,考上資訊工程學系,更是如魚得水,課業表現非常優異。
然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折連詞。用在子句頭,表示雖然有前句所敘述的事情,卻亦有末句所表達的狀況、行為等。《管子.兵法》:「故夫兵雖非備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輔王成霸。」《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再說安徽省雖是個中等省分,然而風氣未開,諸事因陋就簡,還照著從前的那個老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