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38.8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加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照原數增加一倍。《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公是個長者,願聞高姓大名,好加倍奉還。」《紅樓夢》第二四回:「你吃了我們的酒,你要取不來,加倍罰你。」
2.比原來程度更為加深。如:「想要持續進步,就須加倍練習。」
人口加倍所需年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數學的演算,我們知道如果每算一次都增加1%,那麼大約計算70次,所得數目就要比開始時的數目多一倍。因此一個國家的人口,如果每年以1%的速度增加,那麼經過大約70年,這個國家的人口就會增加一倍。如果每年以2%的速度增加,則約需35年人口就會增加一倍。
  換言之,人口加倍所需年數,可依據上述數學演算來計算,其方法為以70被年成長率除,即得人口加倍所需年數。此處年成長率為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之和。
  人口加倍所需年數,也可用人口年成長率做比較精確的計算。其計算公式為Pt=P0ern。此處P0為基年人口數,Pt為n年後的人口數,e為自然對數,r為年成長率,n為P0和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增益、增添。與「減」相對。[例]增加、加股、加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加一倍。[例]勇氣加倍、倍受恩寵
事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只用古人一半的心力,而功效加倍。形容費力少而收效大。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後用「事半功倍」比喻工作效率高。 △「以解倒懸」、「事倍功半」、「飢不擇食」、「渴不擇飲」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常早上的規定,到了晚上就改變了。農民們為了急於納稅,有存糧的只有被迫將糧食半價賣出,沒存糧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買爵。國家有了充足的存糧,賦稅就可減輕,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富強安樂。後來「朝令夕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出現「朝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加倍、超越、勝過。如:「兼程趕路」。《論語.先進》:「由也兼人。」唐.韓愈〈韓滂墓誌銘〉:「讀書倍文,功力兼人。」
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書中都曾出現。《管子.禁藏》說:一般人之常情,都會趨利避害。商人通商時,總是夜晚接續著白天,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趕路,是因為利益在前的緣故。其原文雖作「夜以續日」,其實就是「夜以繼日」的意思。《莊子.至樂》說:地位尊貴的人夜以繼日為獻可替否而思量,對於養護自己的形體就有所疏忽了。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晉書.卷五七.趙誘傳》:「隆猶豫不決,遂為其下所害。」《紅樓夢》第二四回:「只是還怕他一時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來,便怎處?心內猶豫不決。」也作「猶豫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加倍的。如:「雙薪」、「雙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