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11 ms
共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智的、佳美的。通「睿」。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觀其憖遺之切,嗚呼之歎,雖非叡作,古式存焉。」
|
韋叡樹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軍攻至叡駐守的城下,諸將均勸叡棄城撤退。叡怒斥曰:「將軍死綏,有前無卻。」遂取令旗插於城下,以示絕不動搖之意。見《南史.卷五八.韋叡傳》。後比喻意志堅定,誓死不退卻。
|
精神(理性、叡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ous在希臘文原意為「精神」(mind)或「理性」(reason)。後又從叡智(dianoia)或悟解、或直觀思考(intuitive thought)來探討,有時解為「神聖存有之本質」。
精神或理性不僅為主觀的(subjective)或只是屬於心靈的、精神的實體(psychic entity),也具有客觀,特別是一種目的論的意義在內。此種意義的演變,主要發生於希臘哲學的討論中。安納薩哥拉(Anaxagoras, 499~428 B.C.)首先提出了「精神」的概念作為宇宙萬物秩序及動力的原理。在其宇宙論中,認為世界是由無限個性質上有差異的種子(seeds)所組成,但這些「種... |
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常的、一向的。如:「夙願」、「夙志」。《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惟君明叡,平其夙心。」
|
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真、確實。《遼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紀.贊曰》:「太祖、太宗乘百戰之勢,輯新造之邦,英謀叡略,可謂遠矣。」《水滸傳》第七三回:「穀雨初晴,可是麗人天氣。」
|
華而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南史.卷八.梁本紀下》:「論曰:『……太宗敏叡過人,神采秀發,多聞博達,富贍詞藻,然文豔用寡,華而不實。』」
|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獻給曹操,曹操封他為襄平侯。公孫康死後,弟公孫恭繼任,但等公孫康次子淵長大後,奪其叔父之位。魏明帝曹叡封公孫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但公孫淵對魏其實早有反意,曾與吳國密商抗魏之事,吳主孫權故而亦遣使者赴遼東,欲封他為燕王。可是公孫淵害怕此舉會馬上引發魏國的攻擊,於是斬了吳國來使,並將首級送予曹叡。孫權因使者遲遲未回而知公孫淵背盟,大怒,想即刻出兵征討。當時他的手下有一大將陸遜,熟知兵法,富雄才大略,頗得孫權的賞識與信賴。他認為此時出兵大為不妥,故上書勸諫說:「公孫淵仗恃自己佔有險要之地,便斗膽拘留本國使節,也不納獻以示忠誠,這樣的行為確實可恨,才會使您在盛怒之下,完全忘了危險,不顧一切地想出...
|
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連結。《後漢書.卷六五.皇甫規等傳.贊曰》:「山西多猛,三明儷蹤。戎驂糾結,塵斥河潼。」《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蔣琬傳》:「寇難未弭,曹叡驕凶,遼東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糾結,與之隔離。」
|
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舉薦。《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叡曰:『卿自舉之。』真乃保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
|
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心」:《易經.繫辭上》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1>,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此哉!古之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注解〕
(1) 退藏於密:退則隱藏幽微,言《易》的功用,藏於隱密。 2、「革面」:《易經.革卦》上六1>,君子豹變2>,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注解〕
(1) 上六:易卦每卦六爻,最上一爻為陰爻者稱之,亦為該爻爻辭的提示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