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8.1931 ms
共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書。如:「圖書館善本室中珍藏許多古籍,但僅供館內閱覽,不可借出。」南朝宋.謝靈運〈鞠歌行〉:「覽古籍,信伊人,永言知己感良辰。」唐.楊衡〈游陸先生故巖居〉詩:「拾薪遇遺鼎,探穴得古籍。」《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列傳三.劉文淇列傳》:「文淇稍長,即研精古籍,貫串群經。」
|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編,1987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全書5冊,正文3,119頁,索引475頁,共計3,594頁。
該書目所收,係該館自1910年建館至1986年70多年間陸續入藏的漢文古籍善本。 該館善本古籍的來源有3: (一)政府撥交:籌建之初,清政府即將內閣大庫、翰林院、國子監南學等處的宋元刻本[永樂大典]等舊藏撥歸京師圖書館(該館初名),這是館藏善本的基礎。 (二)廣泛採購:由於上級重視與支持,所獲頗多。例如1965年,各方共同努力,阻止了香港一藏書家的一大批珍本流散國外,不惜重金,收歸國有。 ... |
[北京圖書館普通古籍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圖書館普通古籍總目],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部編。1986年10月油印出版第1卷,線裝,4冊1函。北京圖書館收藏的普通古籍一直沿用劉國鈞於1929年編製的分類法分類,因此是目計畫分為15卷,每卷為分類法之1門,依次為:目錄、經籍、史乘、地誌、傳記、古器物學、社會科學、哲學、宗教、文字學、文學、藝術、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總論。如此分類使是目獨具特色,於中國古籍分類亦是一種可貴的探索與實踐。是目的著錄依據大陸標準1987年版的[古籍著錄規則],在形式上與國際通行標準取得了一致。目前已出版的第1卷係目錄門,門下分:目錄學、學科書目、收藏書目、圖書館目、圖書館學5個大類,每大類下再分若干小類,個...
|
〔敦煌古籍敘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古籍敘錄〕,王重民編著。195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有關敦煌遺書的近現代人題記論著匯編,匯集了1925年至1957年國內學者及作者所撰敦煌古籍題記。共5卷,按四部排列(子部2卷),每書依次著錄書名、篇名、著者、圖書館藏書號,國內影印與排印本(次列題記),下列敘錄。論文或全錄、或節錄、或只錄出處,因韻書別有輯本,故不錄。所輯王氏自著在一半以上。中華書局1979年有重印本。
|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係由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整理研究所編,顏國維、宋平生主編,1991年2月該校出版社出版。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共藏古籍線裝書24,000餘種,從中遴選出2,431種編為此目。其中按照國家古籍善本書目標準收錄的約占總數的86%,作為甲級善本;其餘的是根據現今古籍存世情況及該館館藏實際適當擴大收錄範圍所增選的,作為乙級善本。 該書目從內容分析,有經部230種,250餘部;史部560種,640餘部;子部500餘種,560餘部;集部1,100種,1,300餘部;叢書部28種,32部。從版本的時代來說,包括宋元明清各代刻本、明清抄本、稿本... |
〔古籍著錄規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籍著錄規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準號GB 3792.7-87。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委員會負責起草,國家標準局1987年1月3日發布,沈乃文、曹淑文、鮑國強、薛英等為主要起草人,自1987年10月1日起實施。
該標準是依據GB 3792.1-83〔文獻著錄總則〕,參考〔國際標準書目著錄(古書)〕[ISBD (A)],結合我國古籍特點及著錄傳統制訂的。是著錄語文古籍的依據,適用於編製各類型古籍目錄。它詳細規定了中國古籍著錄的著錄項目、著錄項目標識符與著錄內容識別符、著錄格式、著錄詳簡級次、著錄用文字、文獻類型標識符、著... |
美國古籍書商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古籍書商協會(Antiquari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ABAA),創立於1949年,為一古籍及絕版書商之協會。所謂書商者,係指任何人或任何機構,從事古籍、絕版、珍本、手稿以及有關資料之交易者而言。該會宗旨為提高對於古籍珍本之興趣,促進買賣及評估之理論及公平交易,以及聯絡會員感情,發揚合作精神。該會有7分會,分布全美。會員400餘人。出版有[會員名錄年刊]。
|
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本。如:「古籍」、「經籍」、「史籍」、「書籍」、「典籍」。
|
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且久遠的時代、事物。與「今」相對。如:「古今中外」、「貴古賤今」。
過去的、舊的。如:「古代」、「古蹟」、「古事」、「古人」、「古物」。
質樸、舊而傳統的。如:「古樸」、「人心不古」。
固執守舊,一成不變,不合時代潮流。如:「古板」。
古體詩的簡稱。如:「七古」、「五古」。
姓。
|
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3年,新華字典出版。1957年,毛澤東親自提出了修訂《辭源》及《辭海》的設想,把《辭源》定位為一部古籍用的工具書而《辭海》成為現代漢語的工具書。1973年,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主任呂叔湘所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呂先生為了提高編纂質素,參考了古今中外辭書編纂的經驗,更親自製定了《編寫細則》。2001年,台灣的利氏學社(Ricci Institute)負責編纂的《利氏漢法大詞典》終於推出,是一部漢語對法語的大型詞典,共有12000頁。當中內容包羅萬有,涵蓋例句,字體,字源等等,反映了當時傳教士對東方文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