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2.8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流傳下來的遺蹟。《紅樓夢》第五○回:「我從小兒所走的地方古蹟不少,我如今揀了十個地方的古蹟,作了十首懷古的詩。」也作「古跡」。
名勝古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景優美或有古文物遺蹟的地方。如:「對於名勝古蹟我們應該加以保護。」也作「名勝古跡」。
詠懷古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名。唐杜甫所作。七律,一共五首,是杜甫僑寓蜀中所作。一詠庾信,二詠宋玉,三詠王昭君,四詠劉備,五詠諸葛亮,嶺斷雲連,前後詩義相貫。託古抒情,是杜詩的名作。
古蹟巡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遊參觀古蹟的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留下來的事物,多指建築、文物而言。同「跡」。如:「事蹟」、「遺蹟」、「名勝古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的、舊的。如:「古代」、「古蹟」、「古事」、「古人」、「古物」。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訛,錯誤。以訛傳訛指將不正確的訊息繼續傳播下去。明.陸采《懷香記》第三五齣:「以訛傳訛,紛然流謗,使深閨知凶信必生悽愴。」《紅樓夢》第五一回:「這兩件事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蹟來以愚人。」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嘆觀止矣注音︰ㄊㄢˋ ㄍㄨㄢ ㄓˇ |ˇ漢語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釋義︰猶「嘆為觀止」。見「嘆為觀止」條。 01.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游滬者得未曾有,無不歎(嘆)觀止矣。」 02.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八.古蹟.石鍾山》:「余生平所歷佳山水,若江寧之燕子磯,鎮江之金、焦兩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嘆觀止矣。」 參考詞語︰觀止之嘆注音︰ㄍㄨㄢ ㄓˇ ㄓ ㄊㄢˋ漢語拼音︰guān zhǐ zhī tàn釋義︰猶「嘆為觀止」。見「嘆為觀止」條。 01.清.歸莊《尋花日記.卷上》:「蓮華峰尤陡絕,天池亦小山之有名者。從峰頂視之,如在下地,坐臥久之,于吳中之山,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漁蓑去,煙水茫茫何處尋?』雖屬翻陳出新,未免尋瑕索垢。」 02.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四》:「題古蹟,能翻陳出新最妙。……嚴子陵釣臺或題云:『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著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