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否     
瀏覽人次:985 收藏人次:0
可不可以,能不能。秦.李斯〈上書秦始皇〉:「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手薦鸞刀,漫之羶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45925 收藏人次:2794278
不表示任何意見。《官場現形記》第五八回:「沈中堂又問他們抵制的法子。有人說:『應該上個摺子,不准他們考差。凡是本衙門差使,都不准派。』又有人說:『這個翰林,祇能算做頂帶榮身,不能按資升轉。』沈中堂聽了不置可否。」也作「未置可否」。
未置可否     
瀏覽人次:1617 收藏人次:0
沒表示贊成或不贊成。如:「對於那位老先生的評論,他只是頷首而未置可否。」也作「不置可否」。
可否     
瀏覽人次:1281 收藏人次:179088
不能不承認。如:「經過軍中嚴格的訓練,無可否認的,他在身心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未知可否     
瀏覽人次:763 收藏人次:0
不知是否可行。《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
不加可否     
瀏覽人次:594 收藏人次:0
猶「不置可否」。見「不置可否」條。01.《品花寶鑑》第一回:「子玉看了,只是笑,不置一詞。南湘問道:『你何以不加可否?』」
可否認機制     
瀏覽人次:407 收藏人次:0
係網路系統安全管理的一個機制,將使用者與其在網路上的活動進行連結,對其來源做一證明以達權責歸屬,使其無法否認其行為。例如數位簽章產生後,為保護簽章者在未經其允許下,隨意被複製散佈,可應用不可否認簽章於指定的簽章接收者;當此種簽章被產生時,簽章者即可知道該簽章係由誰所接收。
獻替可否     
瀏覽人次:401 收藏人次:0
建議可行的方案,廢止不可行的。參見「獻可替否」條。《元史.卷一七七.陳顥傳》:「臣願得朝夕左右,獻替可否,庶少裨萬一,亦以全臣愚忠。」
無所可否     
瀏覽人次:364 收藏人次:0
猶「不置可否」。見「不置可否」條。01.宋.汪藻〈尚書禮部侍郎致仕贈大中大夫衛公墓誌銘〉:「惟恐失人主之意,故于政事無所可否,馴致前日之禍,自今當以為戒。」(源)02.金.王若虛〈君事實辨下〉:「憲宗朝,李絳、李吉甫數爭論于上前,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權德輿居中,無所可否。上鄙之。」可否"> 
    
瀏覽人次:33416 收藏人次:5301709
2.助詞。表示詢問的語氣。[例]可否、是否、知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