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50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志求學。如:「他一心向學,終有所成。」《三國演義》第三六回:「乃更姓名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
目錄1 起源2 問題導向學習之內涵3 問題導向學習之理論基礎與學習模式4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設計 起源問題導向學習始於1950年代美國的Case Western大學及1960年代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 (Barrows & Tamblyn, 1980),立基於發現學習 (discovery ...
自我學習;自我導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學習(self-learning)和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以下簡稱自導學習)都是指學習者主動執行的個別學習,兩者的略微差異在於前者比較偏向日常用語,後者則是源自學術領域的用語。另外,在英文用字方面,源自希臘字的「autodidaxy」和「autodidacticism」,也是自我學習或自我教育之意。  自導學習的哲學概念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的「自我實現」需求層次說,以及Carl Rogers的人本學習論──主張個體具有主動及持續自我發展的傾向。具體理論建構則在Cyril O. Houle於1961年出版《探索的心靈》(Th...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Cambridge.
郭麗玲(2002)。成功自我導向學習與五行。台北市:秀威資訊。
鄧運林(2000)。開放學習與自我導向學習。隔空教育論叢,12,27-46。
折節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平日作風而奮發向學。《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幼好學擊劍,中平末年,嘗為人報讎殺人,……乃更姓名而逃,折節向學,遍訪名師,嘗與司馬徽談論。」
中學定向學級(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現行的學制分化得很早,學生從五年級開始便分別進入三種不同學校,於是引起欠缺民主精神與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問題。家長與教育當局都希望子女能接受六年共同教育後,才開始分化。為適應社會的需要,德意志教育制度委員會(Deutscher Ausschuβ für das Erziehungs und Bildungswesen)於一九五九年發表了一項名叫[改革並統一通識教育學校制度架構]的建議書。關於五、六年級促進學級(Förderstufe)的架構主張基本學校的結業生免試升入五年級,並且不經過選擇讓學生接受共同教育。這一學級設立不同程度的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程度。到一九六二年該委員會又發表了[促進學級...
探究導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究導向學習係指學生要學習像專業科學家一樣,用科學方法去探究問題。而探究式教學就是讓學生一方面練習科學技能,同時要讓學生運用這些科學技能去探究問題,以發現新的概念。
  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所領導的生物科學課程研究(BSCS)認為探究式學習應能讓學生體會下列各項概念:
  1.科學的知識都是由客觀數據資料的解釋而來,並非憑空臆測所得。
  2.科學的概念與假說都可能改變,數據資料之解釋也都可能隨時改變。
  3.任何一個學說及觀念都會變化,知識的體系也可能發生改變。
  4.科學知識的變化因客觀具體資料或證據而變化,並非隨意改變的。
問題導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定義(二) 問題導向學習模式(三) 問題導向學習之特色1. 以問題為學習之核心2. 以小組學習模式進行3. 以討論為主的學習過程4. 強調學習者主動學習5. 以教師作為引導者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5-60.
Edens, K. M. (2000). Preparing problem solv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8(2), 55-6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著、朝著。如:「向東」、「向前」、「他們兩人相向而行。」
方位。如:「方向」、「東西向」、「暈頭轉向」。
心志所趨。如:「志向」、「意向」。
偏心。如:「媽媽總是向著哥哥。」
臨近、接近。如:「向晚」、「向暮」。
從來、一直以來。如:「一向」、「向來」、「向有研究」。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人心懷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g lǐ釋義︰猶「鞭辟入裡」。見「鞭辟入裡」條。 01.宋.張栻〈答胡季隨書〉其七:「近來士子肯向學者,亦時有之,但實作工夫耐久者極難得也。且是要鞭擗向裡,如此下工,方自覺病痛多耳。」 參考詞語︰鞭辟著裡注音︰ㄅ|ㄢ ㄅ|ˋ ㄓㄨㄛˊ ㄌ|ˇ漢語拼音︰biān bì zhuó lǐ釋義︰猶「鞭辟入裡」。見「鞭辟入裡」條。 01.清.李顒《二曲集.卷三.常州府武進縣兩庠彙語》:「一則文字知見,義襲於外,原不曾鞭辟著裡,真參實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