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交通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歷經交大電子研究所圖書室(民47-56)、交大工學院圖書館(民56-68)階段,到民國68年(1979)改為今名。館舍面積總計2,500坪,包括光復校區總館1,600坪,博愛校區分館900坪及臺北校區圖書室。現全校有專兼任教職員780人,學生6,250人(1992年統計)。
  交大在臺復校以來,經34年之經營,至1992年,藏書有220,000冊,其中西文120,000冊,中文100,000冊,西文期刊2,500餘種,中文期刊1,600餘種,主要偏重於科技性的學術論著。圖書館每週開放99小時。因為藏書量未能令人滿意,所以和附近幾所圖書館,如工研院、新竹師院、中...
  國立交通大學於1999年,鑑於當時數位化環境與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於電機與資訊學院下設立「數位圖書資訊碩士在職專班」,以數位技術為導向,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具備獨立研發「數位圖書資訊」相關技術之人才為目標。2002年開始招生,每年招收15名學生。透過專班的成立,期待有效結合交大理工科技的專長特色,以引領下一世代「數位圖書資訊處理」技術之研發,並且對於數位化資訊的組織(organization)、管理(management)與使用(use)等課題有更深入的研究,進而瞭解並探討數位化資訊對個人以及社會的影響。  該專班開設的課程,除了以技術為導向的相關基礎課程,如「資訊檢索技術」、「圖書館自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站。如:「站立」、「立正」、「立定」、「頂天立地」。
制定、訂定。如:「立法」、「立案」、「立憲」。
建樹、成就。如:「立威」、「立言」、「立德」、「立功」、「三十而立」。
存在、生存。如:「自立」、「獨立」、「勢不兩立」。
馬上、即刻。如:「立即」、「立刻」。
設置。如:「私立」、「公立」、「設立」、「創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吩咐。如:「交代」。
托付、付給。如:「交貨」、「交卷」、「交差了事」。
接合。如:「交界」、「交點」、「交頭接耳」、「春夏之交」。
相互往來。如:「交流」、「交換」、「結交」、「打交道」、「公平交易」。
一齊。如:「風雨交加」、「飢寒交迫」、「雷電交作」。
結識朋友。如:「交朋友」。
友誼、朋友。如:「深交」、「手帕交」、「生死至交」、「刎頸之交」。
兩性媾合。如:「交配」、「交尾」、「性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交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達無阻。《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氣下,地氣上,萬物交通。」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交感、感應。《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3.溝通。《禮記.樂記》:「此則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4.往來、交往。《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諸所與交通,無非豪桀大猾。」
5.勾結串通。《三國演義》第一○回:「樊稠何故交通韓遂,欲謀造反?」《紅樓夢》第一○五回:「賈赦交通外官,依勢凌弱。」
6.汽車、船舶、飛機等各種運輸工具在陸地、水上或空中的往來。亦指信函、電報等來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