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8.2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俗民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的風俗習慣。《通俗常言疏證.朝署.土俗民情》引〈魏際瑞家書〉:「我乃悉覽名山大川、城郭都市、土俗民情,不費一物,所得已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土民情。如:「風俗」、「習俗」、「入境隨俗」、「移風易俗」。
一般的、普通的、大眾化的。如:「通俗」、「俗套」、「俗文學」。
不雅、不入流的。如:「俗氣」、「低俗」、「鄙俗」、「俗不可耐」。
平凡的、平庸的。如:「庸俗」、「俗人」、「凡夫俗子」。
泛指塵世人間。如:「俗世」、「俗緣」、「俗念」、「還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民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民的心向、願望。《荀子.大略》:「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三國演義》第二二回:「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實為幸甚。」
2.社會風氣。如:「歷史教訓顯示:新政如不符民情,必然失敗收場。」晉.干寶〈晉紀總論〉:「蓋民情風教,國家安危之本也。」
土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的風俗習慣。《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他那邊土俗,但是有貲財的,就呼為朝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