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4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壤無機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壤中由粘土礦物等無機物形成的膠體物質。包括結晶性的層狀矽酸鹽礦物(蒙特石、高嶺石及伊來石等)、鐵鋁氧化物及無定形礦物。這些層狀矽酸鹽礦物大多帶負電荷、陽離子交換能力高,又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因此對土壤中離子態污染物有較強的吸附、固定及離子交換能力,以減少或緩和其危害性。土壤中氧化鐵鋁膠體亦帶正電荷及大的表面積,對含氧酸根陰離子等污染物(如砷、鉻等)有較強的吸附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軟的泥土。如:「土壤」。
地。如:「天壤之別」。
國土、疆域、地區。如:「窮鄉僻壤」、「兩國接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宜、際會。如:「機會」、「趁機」、「良機」、「隨機應變」。
靈巧。如:「機靈」、「機巧」、「機警」、「機智」。
器械。如:「機器」、「電機」、「打字機」。
飛機的簡稱。如:「機場」、「客機」、「戰鬥機」、「轟炸機」。
祕密的、重要的。如:「機密」、「機要」。
事情發生、變化的原由。如:「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用來黏合器物或食用的糊狀物體。來源多為植物分泌或動物皮、角熬製而成。如:「髮膠」、「鹿膠」、「樹膠」、「萬能膠」。
有黏性的。如:「膠布」、「膠紙」、「膠水」。
用橡膠製成的。如:「膠鞋」、「膠捲」、「膠囊」。
黏合。如:「膠合」、「膠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土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兵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2.覆蓋在地殼最外圍的一層土質,由土粒與腐植質混合而成。其中含有水分、空氣、礦物質和微生物,可供植物生長與動物棲息。
無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非生物體有關或從非生物體而來的化合物。今指除碳酸鹽和碳的氧化物外,不含碳原子的化合物。
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膠體為低水溶性的固體顆粒,它的粒徑介於0.01和10μm之間,它包括溶解性有機物質(如腐質酸)、金屬氧化物、黏土礦物、及微生物等。粗顆粒的地下含水層,也有可能包含5%以上的黏土大小的物質。地下水中細顆粒的膠體,可流穿於水層的孔隙中。地下水中若存在著膠體顆粒,則地下水中部分的污染物,可能會被膠體顆粒吸附或吸收,如此,污染物會隨著膠體在地下水中傳輸,致增加污染物在地下水層中的移動性(mobility)。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