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5.76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外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受外來刺激而起的感動。《宋書.卷九一.孝義傳.序》:「雖義發因心,情非外感,然企及之旨,聖哲詒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心受觸動。如:「感動」、「感念」、「感天動地」、「情節感人」。
相應、受影響。如:「感應」、「感召」、「感染」。
情意、感覺。如:「感情」、「美感」、「好感」、「百感交集」。
表示謝意。如:「感謝」、「感激」、「感恩」。
覺得。如:「深感不安」、「感到意外」。
接在名詞後面,表示某種自覺或自我認知。如:「責任感」、「成就感」、「幽默感」。
感冒: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洛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教育的過程是由外而內,為學首重方法,方法只是一種工具而非目的。四、經驗成於二因素(1) 感覺:外感官,以視覺最重要。(2) 反省:內感官,包括知覺、記憶、推理、思考等。五、之事的精確性分為三個層次(1) 直覺的知識:比較兩種觀念而瞭解其異同者。(層次最高)(2) 推證的知識:油煎接的演繹而得,如數學的證明。(3) 感覺得知識:由感官接觸而認知者。六、教育主張(1) 教育方法著重直觀教學與感官訓練的價值。(2) 主張極力免除體罰並重視品的教育。(3) 重視身體官能的自然發展,名言:「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康的身體」。(4)...
康米紐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發展的原則,擬定以六年為一階段的教育制度。(1)母親學校:母親為教師,家庭即學校,重視生活教育,以外感官的發展為主, 因此教育方法不訴諸文字,應實際觀察。(2)國語學校:全民入學,以母語教學為主,不教導古典語文,目的在於訓練記憶力及想像力。(3)拉丁學校:學生正值發育期,教育目的在培養判斷力,因此必須學習古典語文及七藝,但語文的學習偏重實用。(4)大學:為菁英教育,非全民入學,專研百科全書,除了知識廣博外,也要精深。 結語綜如上述康米紐斯的教育思想植基於唯實主義,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以及泛智主義,希望能以教育改造社會,促進...
急驚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兒童急性癲癇症。患者有手足痙攣、牙關緊閉、昏迷抽搐及口吐白沫等症狀,一般認為此病是因為受到驚嚇或外感風寒等病因所引起。[例]人去看病時,最怕急驚風遇到慢郎中。
內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醫指因身心過勞、飲食不適及七情六欲所導致的病症,相對於外感而言。《漢書.卷三○.藝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
熱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指夏天的暑病,或因外感暑熱而引發的疾病。其臨床特點是發病較急,而且容易化燥傷陰。
傷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醫上指外感熱病的總稱;亦指受了風寒而引起的病。
六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風、寒、暑、燥、溫、火六種致病的邪氣。當此六氣太過、不及或不應時,即產生病邪,是屬於外感病的病因,不但影響人體對氣候變化的反應,並會助長病原體的繁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