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家大族。指有勢力的人家。《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
2.人數眾多的姓氏。如:「陳、李、林在臺灣都是大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家族系統的字。如:「姓氏」、「姓名」、「百家姓」、「尊姓大名」、「先生貴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人民。如:「老百姓」、「事關百姓權益,不容忽視!」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ˇ。 (5) 清河崔氏:清河縣的崔姓世家。清河,唐朝縣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崔氏,在唐代為豪門大姓。 (6) 釋褐秘校:授予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之官。釋褐,古時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粗布衣服而換穿官服。後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褐,音ㄏㄜˊ。 (7) 應制:即應詔,奉皇帝的詔命。 (8) 起居舍人:職官名。即古代右史記言之職。 (9) 知制誥: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為同州刺史。典,掌管。 (11) 中外:朝廷內外。 (12) 徊翔臺閣:歷任尚書多年。徊翔,來往出入。臺閣,朝廷、廟堂,指擔任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師問罪」的「師」,指的是軍隊。「興師問罪」就是出兵討伐有罪者。這句成語見用於唐.樊綽《蠻書.卷四.名類》。爨(ㄘㄨㄢˋ)本是蜀漢時期南中(今雲南、貴州一帶)大姓之一。東晉時期,爨氏世代駐守於南中之地,形成地方割據局面,「爨」逐漸由姓氏變成民族泛稱,中原民族於是稱其為「爨蠻」。隋唐之際,爨蠻分裂成東、西兩爨:東爨的主體民族為「烏蠻」;西爨的主體民族為「白蠻」,其中又包含了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六個部落。唐玄宗時,兩爨的主祭崇道帶領群眾動亂,玄宗召來蒙舍部的蒙歸義前往平亂。亂平後不久,崇道又殺了被任命為南寧都督的爨歸王,歸王被害,他的妻子阿姹回到自己的烏蠻部借兵,發兵征討崇道,轉變...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束後,諸葛亮吸取「眾建諸侯分其力」的經驗,將南中四郡分為六郡,叛亂中心建寧郡被分得最細,起用大量土著大姓為官吏,達到不留軍隊、不運糧草,又能治理該地的目的;徵調南中「青羌」萬餘家入蜀,以其青壯組成騎兵五部,號稱「飛軍」:設立庲降都督,掌管南中軍政。該年十二月,諸葛亮率軍回到成都。  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準備北伐。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攻。魏南安(治甘肅隴西)、天水、安定(治甘肅濟川)三郡當即降蜀。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以曹真督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穀...
詳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完備、仔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大姓問其來歷,詳細說得對科,果是松江富家與大姓家有好些年誼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廁所。《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時宛陵大姓羊元群罷北海郡,臧罪,郡舍溷軒有奇巧,乃載之以歸。」《聊齋志異.卷一.靈官》:「靈官追逐甚急。至黃河上,瀕將及矣,大窘無計,竄伏溷中。」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是理所當然之事,足證唐朝士人舉子們的價值觀與婚姻觀。唐朝時士人最大的心願之一便是娶「五姓女」-即五大姓的名門閨秀,這是令仕途飛黃騰達的最好機會。以張生的立場而言,倘若他是個現實主義者,當然不會為了娶鶯鶯而捨棄名門閨秀,所以找了種種藉口,貶低對方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作者的描寫雖是根據實情,但能夠體察鶯鶯之幽怨及其情感的深層變化,使人不覺得鶯鶯該是門第之見的犧牲品,反見張生負心薄悻之不該了! 崔鶯鶯作者筆下的崔鶯鶯總予人神秘之感,神秘之處在於她的出場,以及她飄忽難以捉摸的某些舉止。故事一開始崔母要求她出來見張生,她卻「久之...
一枕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ˇ。 (5) 清河崔氏:清河縣的崔姓世家。清河,唐朝縣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崔氏,在唐代為豪門大姓。 (6) 釋褐秘校:授予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之官。釋褐,古時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粗布衣服而換穿官服。後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褐,音ㄏㄜˊ。 (7) 應制:即應詔,奉皇帝的詔命。 (8) 起居舍人:職官名。即古代右史記言之職。 (9) 知制誥: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為同州刺史。典,掌管。 (11) 中外:朝廷內外。 (12) 徊翔臺閣:歷任尚書多年。徊翔,來往出入。臺閣,朝廷、廟堂,指擔任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