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好生之德     
瀏覽人次:4853 收藏人次:226170
愛惜生命,不嗜殺戮的美德。《書經.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老殘遊記》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為甚麼又要生這些惡人做甚麼呢?」
上天有好生之德     
瀏覽人次:7788 收藏人次:0
造物主有悲憫萬物的善心。為勸人為善之詞。《老殘遊記》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瀏覽人次:34063 收藏人次:253258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30135 收藏人次:17424302
美善的、良善的。如:「好人」、「好東西」、「好景不常」、「花好月圓」。
和睦、親愛。如:「友好」、「好朋友」、「好同學」。
容易。如:「這事好辦!」、「那小娃兒好帶!」、「別擔心!這問題好解決。」
完成。如:「做好了」、「寫好了」、「穿好了」、「想好了」。
恢復健康。如:「病情好轉」、「頭痛好了」、「待身子一好,便登門拜訪。」
很、非常。如:「好狠」、「好久」、「好冷」、「好厲害」、「好面善」。
便於。如:「快準備行李,好早點上路。」、「請告知住址,我好去找你。」
可以、應該。如:「只好如此」、「正好試試」。
放在某些動詞、量詞或時間詞之前,具有強調作用或表示程度深的語氣。如:「好看」、「好笑」、「好些個」、「好幾處」、「好半天」、「好一會兒」。
表示稱讚、或允許語氣。如:「好!就這麼辦。」、「好!這正合我意。」
表示責備或不滿的語氣。如:「這下子可好了!事情是愈弄愈複雜了。」
喜愛、喜歡。如:「好哭」、「好客」、「好大喜功」、「好逸惡勞」、「好學不倦」、「投其所好」。
    
瀏覽人次:23787 收藏人次:4986488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19481 收藏人次:7149483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好生     
瀏覽人次:1738 收藏人次:154518
1.用心、仔細。《朱子語類.卷一四.大學.綱領》:「這都是不曾好生去讀書。」《西遊記》第五回:「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2.很、非常。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今當此夜景蕭索,好生煩惱。」《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來日吳侯、國太親自要見,好生在意。」
愛惜生命而不嗜殺。《舊唐書.卷一三.德宗本紀下》:「朕以王者之德,在乎好生,人君之體,務於含垢。」《老殘遊記》第一一回:「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瀏覽人次:10178 收藏人次:559354
2.深入。《書經.大禹謨》:「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網開一面     
瀏覽人次:6937 收藏人次:1053836
05.清.藍鼎元〈檄施恩陳祥諭撫杜君英〉:「本鎮哀其愚懵,仰體朝廷好生之德,欲為網開一面,該弁賫斯檄往諭之。自古君臣大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以作亂之賊,咸膏斧鑕,茍可改過自新,即為彌天大幸。」
比方     
瀏覽人次:1029 收藏人次:218417
1.用比較淺顯、具體的方式,說明難以了解的意念。《紅樓夢》第四十二回:「他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老殘遊記》第十一回:「勢力之所至,雖上帝亦不能違拗他。我說個比方給你聽:『天上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