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8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孔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僖字仲和,東漢魯國魯人;為孔子後裔。從孔安國之後,世傳〔古文尚書〕、〔毛詩〕。曾祖父子建,於王莽時不願出仕,自甘淡泊。孔僖與崔駰友善,同遊太學,研習〔春秋〕;曾讀吳王夫差時事,感歎說是「畫龍不成反為狗者」。崔駰稱是;並說漢武帝十八歲即位時,崇信聖道,師則先王,五、六年間,自認為勝過文、景之治,未料後來放縱自己,忘記先前之為善。孔僖則答以書傳所記載的這類事例頗多。上述這段談話為竊聽者密告「譏謗先帝,刺譏當世」,崔駰逐被有司訊問,孔僖恐怕會被逮捕伏誅,上書章帝自訟,得免罪,且被拜為蘭臺今史。後又校書東觀,拜臨晉令,在任三年,卒於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如:「穿孔」、「鼻孔」。
甚、非常。如:「需求孔亟」、「孔武有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樂。《說文解字.人部》:「僖,樂也。」
1.諡號。如:「魯僖公」、「晉僖公」。
2.姓。如春秋時曹國有僖負羈。
光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采、榮譽。《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孔僖傳》:「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唐.皎然〈送烏程李明府得陟狀赴京〉詩:「仲容綸綍貴,南巷有光榮。」
畫龍不成反為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龍畫的不像,反倒像狗。比喻好高騖遠、仿效失真,而終無所成,貽為笑柄。《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孔僖傳》:「因讀吳王夫差時事,僖廢書歎曰:『若是,所謂畫龍不成反為狗者。』」
銜恨蒙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冤屈,心懷怨恨。漢.孔僖〈上書自訟〉:「銜恨蒙枉,不得自敘。」
虛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實的毀謗。《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孔僖傳》:「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惡,顯在漢史,坦如日月,是為直說書傳其事,非虛謗也。」南朝梁.劉孝綽〈謝東宮啟〉:「舞文虛謗,不取信於宸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