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7.0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樂。《說文解字.人部》:「,樂也。」
1.諡號。如:「魯公」、「晉公」。
2.姓。如春秋時曹國有負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字仲和,東漢魯國魯人;為孔子後裔。從孔安國之後,世傳〔古文尚書〕、〔毛詩〕。曾祖父子建,於王莽時不願出仕,自甘淡泊。孔與崔駰友善,同遊太學,研習〔春秋〕;曾讀吳王夫差時事,感歎說是「畫龍不成反為狗者」。崔駰稱是;並說漢武帝十八歲即位時,崇信聖道,師則先王,五、六年間,自認為勝過文、景之治,未料後來放縱自己,忘記先前之為善。孔則答以書傳所記載的這類事例頗多。上述這段談話為竊聽者密告「譏謗先帝,刺譏當世」,崔駰逐被有司訊問,孔恐怕會被逮捕伏誅,上書章帝自訟,得免罪,且被拜為蘭臺今史。後又校書東觀,拜臨晉令,在任三年,卒於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釋放。如:「縱虎歸山」。《左傳.公三十三年》:「吾聞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劉備不可縱。」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乾符二年時,派崔沆去當主考官。放榜後,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被錄取了。當時,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巧合的是,崔沆和崔瀣,不但同姓,而且兩個人的單名「沆」、「瀣」兩個字連起來,正好是指夜間的露氣的意思。於是當時人就議論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說:這位主考官和他的門生的名字真是巧合,就像是夜間由水氣凝集而成的露氣呀!後來「沆瀣一氣」用來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本是正面義;也轉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變成負面義。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埋怨。如:「怨懟」、「忿懟」。《左傳.公二十四年》:「盍亦求之,以死誰懟?」《聊齋志異.卷一.王成》:「主人懟曰:『我言如何,子乃急自鬻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但是、可是。《左傳.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代、後嗣。《左傳.公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梁書.卷五○.文學傳下.劉峻傳》:「余禍同伯道,永無血胤,此二異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蒙受、接受。如:「承蒙」、「承贈」。《左傳.公十五年》:「君之未入,寡人懼之;入而未定列,猶吾憂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斥、排擠。《公羊傳.公四年》:「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楚辭.東方朔.七諫.沈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