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46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儒性理之學。參見「理學」條。
宋學官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學官試又稱教官試,係宋神宗以降,對欲任學官者所行之考試,合格者始任命之。據〔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神宗熙寧八年(1075)八月,詔云:「州學教授,自今先召赴舍人院試大義五道,取優通者選差。」此係從中書戶房習學檢正公事練亨甫之請。又據〔宋會要輯稿.崇儒二〕,元豐七年(1084),立法試學官,上等注博士,下等注正、錄,願就教授者聽。〔玉海〕謂此為試教官之始。至哲宗元祐時,左司諫王嚴叟奏陳試教官之失,請罷之,故罷。哲宗紹聖元年(1094),又依左司諫翟思之請,恢復學官召試之法。學官試,據〔文獻通考.學校考〕其法為:侍從、臺、諫、國子監長貳,歲舉堪任諸州學官一員,須嘗中進士或制科,年及卅者;受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學說、學問派系。如:「宋學」、「漢學」、「儒學」。《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
姓。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膾,細切肉。炙,烤肉。膾炙皆為人所喜好,後遂以膾炙人口形容為人讚賞的詩文,或流行一時的事物。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卷一六.劉彥最詩集序》:「相傳必有卓絕於人者,不然彥最之詩,何為膾炙人口而弗厭哉?」《花月痕》第一回:「幸而為比翼之鶼,詔於朝,榮於室,盤根錯節,膾炙人口。」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十三經不過65萬字南宋鄭耕老統計如下:《周易》,二萬四千二百零七字。《尚書》,今古文合二萬五千八百字。(扣去偽古文,...
同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江藩《宋學淵源記》卷上:「為宋學者,不第攻漢儒而已也,抑且同室操戈矣。」
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理之學。宋儒釋經,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道教相結合所產生的學派。理學衰於元,而復興於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而光大之,但其後只知言心言性,而疏於力行,流於空談。也稱為「道學」、「性理學」、「宋學」。
宋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初詩文三大家,被劉基稱讚為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之為太史公,也是當時開國文臣之首。 著作著作有「宋學士文集」,其中還有王冕傳、李疑傳、翰苑續集、芝園集、秦士錄、主修過元史、鹿皮子墓誌銘、送東陽馬生序,鑾坡集、朝京稿等著名文章。資料來源:網路
漢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代學者研究經書,注重考據,故後世稱樸學、考據之學、訓詁之學為「漢學」。與宋代義理之學「宋學」相對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