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3.97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容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容、接受。《漢書.卷一○.成帝紀》:「博覽古今,容受直辭。」《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不許停留無行止單身之人,誰人肯容受劉知遠宿泊?」
容受力、容納量、承載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rrying Capacity一詞在不同學科中有不同的翻譯名稱,例如生態學界譯為「容納量」,工程界稱作「承載力」,探討遊憩資源的經營管理則譯為「承載量」。規劃界則偏好「容受力」的翻譯,因為Carrying Capacity不只強調容納「量」的多寡,還顧及自然環境承受人為改變的「能力」。
  容受力觀念是在1838年由Verhulst所提出,最早被應用在生態系統管理,其定義為:「一生態環境所能支持某一生物品種之最大量」,因此,通常均以某一生物群之數目(population)作為容受力指標。最早以S型的羅吉斯成長曲線(Logistic Growth Curve)用來敘述一生物族群...
容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之有可教育性,一部分是人的稟賦;一部分是人有教育的容受性。德國教育家布瑞欽卡(Wolfgang Brezinka)認為就學習能力而言,學習能力是教育的容受性。這種容受性的意義是人接受外界的經驗有如一個大容器,可以不斷地容納知識與經驗,有填充的作用。
  學習與能力有關,即能力越高的人,其學習能力也越強。在學習的本質方面,應該肯定人有教育的容受性,才能接收並容納其所學的東西。這是一個關鍵因素,把人看成能接納其所學的東西,是可教育性的根本條件。
  教育容受性的存在應具備兩個條件:
  1.存在的秩序:是指教育或學習應有階段性,人發展到某一個階段,才能從事某一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含。如:「容納」、「容量」、「容受」、「容身之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得、納入。如:「接受」、「受人之託」、「受之有愧」。
被、遭遇。如:「受寒」、「受挫」、「受害」、「受苦受難」。
容忍、忍耐。如:「忍受」、「承受」、「受不了」。
適合,表示好的意思。如:「受用無窮」。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膾,細切的肉。炙,烤肉。膾、炙都是受人喜好的食物,後以膾炙人口形容受人讚賞的詩文,或流行一時的事物。[例]這本小說在五○年代是一本膾炙人口的書。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不思議品第六》1>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毗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2>之高廣內芥子3>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4>如故。而四天王5>、忉利諸天6>,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 (2) ...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相轉,疊韻相迆,此為更制一字。此所謂轉注也。何謂建類一首,首者,今所謂語基。考老同在幽部,其義相互容受,其音小變,按形體成枝別,審語言同本株,雖制殊文,其實公族也。」章太炎的意思是:一個語素或詞語在不同方言區有不同音節,不同方言區的人便造出不同的文字符號以紀錄這同一個語素或詞語,此即轉注。因此,轉注字形體不同(但通常有些相同部件),讀音有別(但聲、韻、調通常有點關係),而字義相通。例如,在某方言區,語素或詞語〈老〉讀與/匕/近,為了示音,便加上聲化的聲符「匕」,寫作「老」。這個語素或詞語在另一方言區顯然不會再念作/老/...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語本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下.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禱乃免》。 △「呆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量詞。計算兩手曲掌相合所容受的單位。[例]一捧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