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1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懂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了解、明白。如:「電腦方面的知識,你懂得多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知道。如:「懂事」、「懂不懂?」
暴虎馮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路是孔門弟子中性情最衝動的人,因此孔子機會教育說他像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孔子欣賞的是能「臨事懂得戒慎,想出最妥善因應辦法」的人。從這裡知道「暴虎馮虎」一語早在先秦時代即已流行,用來比喻人做事有勇無謀。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制度、禮樂崩壞,各國霸主逐漸興起。孔子因此開始周遊列國,勸說各國君主施行仁道,希望能振興時弊,解決亂象。而孔子從魯國西行到衛國去的時候,弟子顏淵就問魯國的太師:「夫子此行結果會是如何?」太師回答說:「因為時代不同,禮法也隨著環境而有所改變,必須懂得變通才行。像孔子這樣的用心良苦,是出自於對社會的責任,但是以前許多的制度現在已經不再適用。這就和東施模仿西施一樣。在越國有個美女名叫西施,向來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時,她總是輕輕地按住胸口,微微地皺著眉頭。有一次,同里中的醜女看見後,認為這樣的動作很美,於是也學西施捧心皺眉,自以為也很美。然而鄉里中的富人看見後,卻因此緊閉門戶而不出門;貧窮人...
庖丁解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的刀法怎麼會如此高明呢?」庖丁說:「我所喜歡的是事物的道理,遠遠超過技巧這階段上,開始學殺牛時,不懂得牛的結構,一整頭牛往往不知從何下刀,經過三年的磨練之後,眼前所見的已經不是一頭全牛了,而是心神領會,停止一切感官知覺的活動,順著牛的生理結構,切開筋骨的縫隙,刀子悠游於骨節間,經絡相連和筋骨盤結的地方碰都每碰一下,何況是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師,每年只要換一把刀就可以,因為他們是用刀來切肉,反之,一般笨拙的廚師,每個月都需要換新刀,因為他們是用刀來砍肉,而現在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所殺的牛也有幾千頭,但刀刃還像剛磨過...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春秋初年的大國。在這一段詩中,衛武公表達了他對後代子孫的關心與懇切叮嚀,他說:「這些年輕人啊!還不懂得分辨善惡得失。為了怕他們迷失方向,我不僅當面告誡他們,還用手提拉著他們的耳朵,詳細地叮囑,希望他們永遠記住我的吩咐。」後來「耳提面命」這句成語,就從詩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懇切教誨。
嫉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他人勝過自己而心生妒恨。[例]做人要懂得謙虛,風頭太健反而容易遭人嫉妒。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1>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2>矣,吾長見笑3>於大方之家4>。」 〔注解〕 (1) 窮:終極、盡頭。 (2) 殆:危險。指下文「見笑於大方之家」。 (3) 見笑:被人譏笑。見,被。 (4) 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見「大方之家」。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古代知識卻不能充分理解、應用,如同吃了東西不能消化一樣。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如:「做事情要懂得變通,不要拘泥成規、食古不化,反而壞了事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