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6.86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酬交際。《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客卿幼而歧嶷,年六歲,能應接諸公,專對賓客。」唐.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目〉詩:「老病忘拘束,應接喪精神。」
2.接應、支援。《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傳》:「舊幽部應接荒外,資費甚廣,歲常割青、冀賦調二億有餘以給足之。」
3.彼此相呼應。唐.歐陽詢《書法.應接》:「兩點者如小八,自相應接。」
應接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美景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後亦用以比喻人事物繁多紛至,令人窮於應付。《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那些學堂裡的學生,你也去買,我也去買,真正是應接不暇,利市三倍。」也作「接應不暇」。
不暇應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應接不暇」。見「應接不暇」條。01.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二○.園林.長春園》:「赭山當牖,潭水瀠洄,塔影鐘聲,不暇應接,絕似西湖勝&9a5c.jpg;。」 
應接無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應接不暇」。見「應接不暇」條。01.唐.王維〈晦日游大理書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詩其四:「鵲巢結空林,雉雊響幽谷。應接無閒暇,徘徊以躑躅。」應接"> 
應接如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答問題迅捷流利,如同聲音的回響。比喻才識豐富,思想敏捷。唐.張說〈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容閤昭官兩朝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響。」也作「應答如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付。[例]隨機應變、應接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合、連起來。如:「連接」、「接骨」、「接線」。
繼續。如:「他接著說出事情的後續發展。」
承續、輪替。如:「接班」、「接替」、「傳宗接代」。
收到。如:「接受」、「接信」、「接電話」。
靠近、碰觸。如:「交頭接耳」、「短兵相接」。
迎。如:「迎接」、「我到車站去接你。」
目不暇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目,真是令人目不暇給。(2)太極狹谷兩側,疊峯秀崿(ㄜˋ),景物之佳,令人目不暇給。 四、1同意字應接不暇/美不勝收/目不暇視/目不勝收 四、2反義字一目了然/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張岱《瑯嬛文集.卷四.魯雲谷傳》:「相知者日集試茶,紛至沓來,應接不暇。」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歸,皆思政功也。其後欲以長社為行臺治所,致書於崔猷,猷曰:「襄城控帶京洛,當今要地,如其動靜,易相應接。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之間,水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