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7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造完成的產品。如:「請將做好的成品帶來打分數。」
成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加工製造但未全部完成的產品。也稱為「半製品」。
在半導體製造指一晶元(wafer)片和做出晶片(chip)的百分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陸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某一類東西的總稱。如:「物品」、「食品」、「成品」、「商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使成品完美,一定先要有精良的工具。比喻做事得先有好的工具,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這幾天機器故障,延誤生產進度,讓我深深體會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般,因此老師的教學(包含知識的灌輸,還有身教、境教等等),家庭的支柱,這些都是鷹架的一部分,但最後在成品完成後,都需要漸漸拆除,才能讓他擁有自我的判斷,及自身的價值肯定。 參考資料註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52-58。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註2 Robert.E. Slavin (2005),(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頁52-57。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修行,如此便能與佛祖最初的修行相應和。這就好像雖然關起門在家製造車子,但因為依循著一定的規則,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應行的軌跡。「閉門造車」這句成語在這裡原是用來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後則轉用於比喻凡事只憑主觀辦事,不問是否切合實際。
鬼斧神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魯國有一個善於製作木鐘的工匠梓慶,他做的「鐻」(ㄐㄩˋ)大家都稱讚說手工非常精妙,好像是鬼神才能做得出來。魯侯問他說:「你是用什麼技術做的?」梓慶回答說:「我只是個工人,哪有什麼技術可言?也許是因為我在製作前先齋戒一段時間,使心中潔淨,沒有外界的干擾和雜念,讓心神能專一。然後我到山林中觀察樹種的本質和特性,挑選最合用的木質才下手施工。用最自然的我雕琢最自然的木質,做出這樣的成品,或許就是這個緣故吧!」後來「鬼斧神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技藝精巧,非人力所能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黏土燒製的器物。如:「彩陶」、「陶器」、「陶瓷」。
培養、教育。如:「陶冶」、「薰陶」、「陶鑄」。
快樂的樣子。如:「陶然」、「樂陶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