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2.18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化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史是指以文化整體為研究對象,探討文化在各時期的狀況、內涵及其發展動態的歷史記述;內容包括思想、制度、語言、風俗、宗教、道德、文藝等各種人文創造的績業。有關文化史研究的學門有二:一是文化人類學,二是史學。
  文化史研究在文化人類學中具有重要地位。考古學即是試圖依據古物遺跡來重建古代文化發展的歷史序列。另外在民族文化的研究中,美國文化人類學者波亞士(Franz Boas, 1858~1942)創立文化歷史學派,主張人類學應研究社會生活的全部總和;且要利用人類學的調查資料來重建一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因為文化是人類生活與創造的績業之累積,且每個民族各有其獨特的歷史遭遇,所以只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總成果。包括宗教、道德、藝術、科學等各方面。
2.文治教化。漢.劉向《說苑.卷一五.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文選.束晳.補亡詩六首之六》:「文化內輯,武功外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的時事、事蹟。如:「歷史」、「通史」、「正史」、「近代史」。
記載過往事蹟的書籍。如:「史記」、「元史」、「清史稿」、「二十五史」。
古代掌管文書和記事等的官吏。如:「史官」、「太史」。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歷史、地理、政書等著作。如:「史部」、「經、史、子、集」。
姓。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又稱為殷,或殷商。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商朝的農業、手工業、文字都相當發達。青銅器和甲骨文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4) 受:即商王「紂」。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5) 暴殄天物:暴殄,不愛惜、任意糟蹋。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殄,音ㄊ|ㄢˇ。 (6) 烝民:眾民、百姓。 (7) 逋逃:逃亡的罪人。逋,音ㄅㄨ。 (8) 淵藪:比喻人或...
論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岩波文庫,1999年 ISBN 4-00-332021-2 楊伯峻,《論語和孟子》,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ISBN 7563339388 外部鏈接 論語 - 原文與今譯 論語中英文全譯 論語逐句自動播放 論語全文 以上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B%96%E8%AA%9E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黜《春秋》之書,不使列於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 參考文獻楊伯峻,《春秋左傳》淺講,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ISBN 7563339388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A5%E7%A7%8B_%28%E5%8F%B2%E4%B9%A6%29
空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一無二,超越古今,無與倫比。[例]孔子、耶穌、釋迦牟尼等,在人類文化史上都是屬於空前絕後的超級人物。
竹林七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末晉初,時局紛亂,在這樣一個短暫而動盪的歷史時期,前有「建安七子」,後有「竹林七賢」,這在中華文化史上實屬難得。兩者相比,「建安七子」在文學上較「竹林七賢」齊整,但在其他藝術成就上,就不如「竹林七賢」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