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44.984 ms
共 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才與武藝。《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平陵朱雲,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新唐書.卷九八.列傳.王珪》:「兼資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靖。」
2.文臣和武將。《三國演義》第四回:「九月朔,請帝陞嘉德殿,大會文武。」《西遊記》第一二回:「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的文武,無不奉行。」
3.文德教化和武備防禦。《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列傳.序》:「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
4.周文王與武王的合稱。《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唐.白居易〈新樂府.八駿圖〉:「周從后稷至文武,積德累功世勤苦。」
|
文武雙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才和武功俱備,才能特出。《三國演義》第九三回:「此人姓姜,……,事母至孝,文武雙全,智勇足備,真當世之英傑也。」《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世間那裡有這樣好的一個文武雙全的女人?若把他弄來做個幫手,白日料理家務,晚上燈下談禪。」
|
文武兼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文允武,智勇俱全。《新唐書.卷一○八.裴行儉傳》:「兵不血刃而叛黨禽夷,可謂文武兼備矣。」《英列傳》第九回:「他館有個朱明公,才德英明,文武兼備。」也作「文武兼濟」、「文武兼資」。
|
文武全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才武藝兼備,才能特出。《舊五代史.卷一二七.周書.和凝傳》:「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氣,後必享重位,爾宜謹事之。」《三國演義》第六○回:「文武全才,智勇足備,忠義慷慨之士,動以百數。」
|
文武百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所有官員。《三國演義》第九六回:「授以白旄黃鉞,文武百官,皆聽約束。」
|
滿朝文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朝廷上站滿文武百官。《通俗常言疏證.朝署.滿朝文武》引徐元《八義記劇》:「滿朝文武,只有趙老丞相穿紫。」
|
文武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傳統戲劇表演伴奏的樂隊。文武場包括文場和武場。唱作伴奏的文場,以弦樂器為主,如胡琴、月琴、三弦等;武打演出伴奏的武場,以打擊樂器為主,如樂隊鼓、大鑼、鐃鈸等。演奏人員通常坐於幕後、舞臺兩側或臺下。
|
文武兼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文允武,智勇雙全。《孤本元明雜劇.大劫牢.頭折》:「某打聽的灤州有一人,是韓伯龍,此人其家巨富,更文武兼濟,使一條鐵棒,打天下無對。」也作「文武兼備」、「文武兼資」。
|
文武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周文王、周武王二王治國策略,後用指寬嚴互濟的治國之道。《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晉書.卷六五.王導傳》:「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
|
文武兼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才和武藝兼備。南朝梁.沈約〈梁武帝集序〉:「夫成天地之大功,膺樂推之寶運,未或不文武兼資,能事斯畢者也。」唐.韓愈〈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屢更方鎮皆有功,若以代臣實為至當。」也作「文武兼備」、「文武兼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