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9.56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武百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所有官員。《三國演義》第九六回:「授以白旄黃鉞,文武百官,皆聽約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字。十的十倍。大寫作「佰」。
眾多的。如:「百姓」、「治百病」、「百家齊鳴」、「百花怒放」、「百科全書」、「百看不厭」、「百發百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家治事的人。如:「官員」、「軍官」、「法官」、「清官」、「政務官」、「地方官」。
公家的。如:「官方」、「官派」、「官地」、「官費」、「官倉」、「官糧」。
人體的感覺器。如:「器官」、「五官」、「官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技擊有關的。如:「武功」、「武術」。
與軍事有關的。如:「武備」、「武器」。
勇猛。如:「威武」、「孔武有力」。
文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才與武藝。《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平陵朱雲,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新唐書.卷九八.列傳.王珪》:「兼資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靖。」
2.文臣和武將。《三國演義》第四回:「九月朔,請帝陞嘉德殿,大會文武。」《西遊記》第一二回:「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的文武,無不奉行。」
3.文德教化和武備防禦。《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列傳.序》:「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
4.周文王與武王的合稱。《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唐.白居易〈新樂府.八駿圖〉:「周從后稷至文武,積德累功世勤苦。」
百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官吏。《易經.繫辭下》:「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文選.潘岳.西征賦》:「天子寢於諒闇,百官聽於冢宰。」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未成年就已名聞朝廷。宣帝時,因有功於國家,而被封為平通侯,他平常為人正直、公正不阿,因此頗得滿朝文武百官的敬重。然而,楊惲年少得志,難免表現出一副驕傲自大的模樣,於是就和宣帝最信任的老臣太僕長樂意見不合,經常有所衝突。那時候剛好發生匈奴的國王單于被殺,楊惲聽到了這件事情,就發表議論,說:「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果國亡了。 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產的...
叱吒風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叱吒風雲」原作「叱咤風雲」。西秦(西元385∼431),是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由鮮卑族乞伏國仁所建,據今甘肅南部。乞伏國仁死後,由弟乞伏乾歸繼位,後為兄子公府所殺,子熾磐聲討之,繼立,自稱最高統帥、河南王,大赦,改年號永康,將乞伏乾歸安葬在枹罕,廟號稱高祖。乞伏熾磬籠絡俊傑,勇果英毅,臨機能斷,權略過人,繼位不到幾年,就將西秦壯大,在西元414年改稱秦王(西秦王),設立文武百官。所以寫《晉書》的史官雖然認為西秦是偽政權,但還是讚美乞伏熾磬是個「叱吒風雲」,威風凜冽,足以左右世局,「盜亦有道」的英豪。後來「叱吒風雲」被用來形容威風凜凜,足以左右世局。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一則故事可以參考。春秋齊景公,有一次設宴招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後,大家就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反應。弦章說:「這是因為那些群臣們不敢批評君王的過錯,而古人曾說,國君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臣下也就跟著喜歡吃什麼、穿什麼;所以如果國君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們也就只會向國君奉承,而不會向國君進諫了。」這則故事中蘊含了「上行下效」的意思,正說明了在上位者言行舉止的重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