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44.7531 ms
共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時齊國人。生卒年不詳。為齊桓公的內侍,擅烹調,善逢迎,甚得桓公的寵愛。桓公死後,易牙與豎刁等謀亂,立公子無虧即位,導致齊國大亂。也稱為「狄牙」。
|
易牙之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食物味道鮮美,有如經過易牙調味。
|
味勝易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牙,古時最善於調味的人。味勝易牙指味道比易牙所調的美。比喻味道很好。如:「他手藝一流,道道味勝易牙。」
|
易牙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齊桓公好美味,內侍易牙善於烹調,相傳他為了討好桓公,曾殺了自己的兒子蒸好後獻給齊桓公享用。見《韓非子.二柄》。
|
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
味同嚼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味勝易牙、津津有味、其味無窮、易牙之味
|
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蘇洵〈辨姦論〉:「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姦慝、豎刁、易牙、開方是也。」
|
殷鑒不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殷人滅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孫引以為戒,今則周人滅殷,殷之亡周人更應引以為戒。語本《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夏后之世。」後比喻前人的教訓近在眼前。《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昔齊桓公任易牙而亂,孝懷委黃皓而滅,此皆覆車於前,殷鑒不遠。」
|
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以小火慢煮或煎乾。通「熬」。《戰國策.魏策二》:「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調五味而進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