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0.64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例不滅,無例不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以前的成例或規範辦事,不需再立新的規範。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按照往規,有例不滅,無例不興,比較保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發生或出現。如:「興起」。
創立、建造、舉辦。如:「興辦」、「興學」、「興建」。
旺盛、昌盛。如:「興隆」、「興盛」、「興旺」。
流行、盛行。如:「時興」。
發動。如:「興兵」、「興師問罪」、「大興土木」。
情致、趣味。如:「助興」、「詩興」、「興致」、「興趣」、「酒興正濃」。
快樂、喜悅。如:「高興」、「興高采烈」、「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火弄熄。如:「滅火」、「把油燈吹滅」。
除去、使消失。如:「滅亡」、「消滅」、「滅口」、「滅跡」。
消失、消逝。如:「幻滅」、「破滅」。
沉沒、淹沒。如:「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說明某種現象或說法的事物。如:「舉例」、「例證」。
可供比照或依據的標準。如:「慣例」、「判例」、「史無前例」。
合乎某種條件的事物。如:「病例」、「案例」。
規則。如:「凡例」、「條例」。
按規定的。如:「例假日」、「例行公事」。
不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起、不發生。《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宋.蘇軾〈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2.不興盛、頹敗不振。《文選.班昭.東征賦》:「後衰微而遭患兮,遂陵遲而不興。」
3.不喜。《禮記.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4.不合時尚、不流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齣:「俺院中規矩,不興拜堂,就吃喜酒吧。」
5.不宜、不該。有不允許的意思。如:「小孩子不興說謊。」、「不興你講話。」
6.不能。如:「你上班總是遲到,就不興早點兒起床嗎?」
不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熄。《史記.卷四四.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若舉炎火以爇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
2.不消失、不滅亡。《文選.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南朝梁.王巾〈頭陁寺碑文〉:「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