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3.93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眼不識荊山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荊山玉,春秋時代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發現的璞玉,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為是普通的石頭。「有眼不識荊山玉」比喻認不出名貴的物品或傑出的人物。如:「這麼純淨的水晶,你竟然當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識荊山玉。」《金瓶梅詞話》第二一回:「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聽你之良言,辜負你的好意。正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過後知君子,方纔識好人。』千萬作饒恕我則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灌木。枝條可用來編籃子,也可製成刑具。如:「負荊請罪」。
荊棘:泛指多刺的灌木。比喻困難。如:「雖然一路上荊棘重重,他卻一點也不退縮。」
謙稱自己的妻子。如:「拙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美石。半透明有光澤,質地潤滑堅硬。如:「美玉」、「玉石」、「碧玉」。
比喻漂亮的。如:「玉女」、「玉人」、「玉貌」、「亭亭玉立」。
對他人的尊稱。如:「玉體」、「玉照」。
潔白的。如:「玉齒」、「玉手」、「玉潔冰清」。
比喻珍貴、精美的。如:「錦衣玉食」、「玉液瓊漿」、「金玉良言」。
玉成:美稱他人的幫助。如:「這件事多謝您的玉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視覺器官。如:「眼睛」、「眼鏡」、「眼淚」。
小孔。如:「針眼」、「鑽一個眼兒」。
要點。如:「字眼」、「節骨眼」。
看一下。如:「我一眼就看出他來了。」
下圍棋時稱中間的空處為眼。
眼紅:A>眼睛生病,發紅。B>心有不平。如:「見人家好,他就眼紅。」、「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眼線:A>捕捉盜賊時,提供情報或線索引導破案的人。B>化妝時畫在眼睛四周的線條。
量詞。用於計算眼睛看的次數的單位。如:「多看兩眼」、「瞪了他一眼」。
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懂得、不明曉。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一:「遊子久不歸,不識阡與陌。」三國魏.嵇康〈養生論〉:「是猶不識一溉之益,而望嘉穀於旱苗者也。」
2.不認識。《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卻叫許明不須同往,都到村相遇,作為不識的樣子。」
識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後以識荊指初次見面或見到平素所仰慕的人。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久聞大德,未遂識荊,辱顧寒居,光輝蓬蓽。」《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夜來多蒙小乙官人應付週全,識荊之初,甚是感激不淺。」也作「識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